• 28阅读
  • 0回复

活跃在农业生产中的农业中学学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5
第4版()
专栏:

活跃在农业生产中的农业中学学生
公社的好帮手
到目前为止,江阴县西石桥农业中学已经培养出一百三十名毕业生。这批毕业生目前都成为农业生产战线上的活跃分子。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积极带头劳动,努力提高生产技术。
第一届毕业生王仁裕和秦浩华,分配到公社生猪养殖场后,既参加劳动,又当会计,已经很忙。但是,他们还利用空余时间钻研养猪新技术,试验成功母猪双重交配法,提高了母猪的产仔率。
最近,他们中间有五十一人被选为公社小队干部。许多公社、大队的干部见到农业中学校长和教师时,都高兴地说:“你们为大办农业立了一功,给我们送来了这么多的好帮手。”
“知心会计”
江宁县?陵农中学生屠贵林,毕业后回到家乡?陵公社新丰大队第三小队当会计。一年多来,他两次被评为全大队的“五好”干部之一。屠贵林所在的小队有二十七户社员共四十八个劳动力,他要记工分账、粮食账,还有经济账。一开始,困难确实不少,但是屠贵林经常主动地到大队会计那里虚心请教,还利用空闲时间,反复练习过去学过的珠算。这样,终于逐渐熟悉了会计业务。一年多来,他做到了日清、旬结、月公布,笔笔账目有着落,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工作中,屠贵林牢牢记住党的教导:要勤俭建国,勤俭办社,勤俭持家。去年秋收秋种中,他和两个社员一道,找废旧材料自修自打农具,为小队节省了一百九十多元。由于他全心全意为集体办事,处处为社员打算,社员们都称他是“知心的会计”。
改造盐碱地
射阳县合得农业中学去年受公社党委委托,对二百多亩盐碱地进行了改造试验。他们在盐碱地上,采取了开沟爽碱、铺土盖草、适时播种、育苗移栽等一系列的综合技术措施,使这块地每亩平均产籽棉一百一十五斤。
他们还在盐碱地上进行了小百科试验,种植了十多种棉花品种,研究棉花生长情况,寻找出对盐碱土适应性最强的品种。通过这些试验,初步积累了一套改造盐碱地的有效办法,大大鼓舞了公社社员改造盐碱地的信心。
(新华社南京14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