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积肥工作中的新情况——凤岗公社中邓大队积肥情况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6
第2版()
专栏:

积肥工作中的新情况
——凤岗公社中邓大队积肥情况调查
徐春美 余训友 黄方
“庄稼是枝花,全靠肥当家”。争取今年农业丰收,抓好肥料是第一桩。但是,当前在积肥问题上有什么新情况,新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新办法,这是春耕生产中应该迫切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邓大队的肥料是多是少?
1月间,江西临川县凤岗公社中邓大队党支部就对今年早稻所需的肥料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当时,每亩仅有肥料四十四担,不能满足需要。为什么肥料缺?究竟需要多少?应该怎么办?心中并没有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队发动全体干部和社员展开了查情况,算细账。主要查明了两个情况:一是所需肥料数目。根据大队落实的“三包”计划,早稻亩产要达到四百二十七斤,每亩需要施基肥二百担,追肥二十担左右。这样和当时每亩只有四十四担肥料就相差很远。同时,今年早稻由去年九百一十六亩扩大到一千二百一十亩,总的需肥量比去年增多了。因此,必须大抓肥料。二是肥料为什么这样少?第一,春熟作物用肥多。这个大队今年春熟作物面积比去年扩大了很多,小麦由去年二百亩增加到五百亩,油菜由去年一百六十亩增加到二百四十亩,食堂种的蔬菜由去年六十亩增加到一百四十亩,而这些扩大的面积大部分是新开荒地,需要更多的肥料;加上春熟作物的管理比往年更细更扎实,追施肥料多,冬季积造的各种肥料大都用到这上面了。第二,肥料来源有所减少。社员的自留地一共一百一十多亩,比去年大大增多了,社员家肥约有30%—40%用于自留地,卖给生产队的部分减少了。此外,对牲畜积肥抓得不够紧,猪栏是石底子,垫草少,牛栏垫草不够勤,栏肥减少。
摸清了情况找出了办法
针对上述情况,党支部认为:要争取今年早稻丰收,必须下定决心,发动群众,大搞积肥。因此,党支部领导群众在全队开展了“争取早稻丰收大积肥料”的讨论,使广大干部和社员齐下决心,火速行动。在这个基础上,大队将原来安排搞副业的劳动力调回了75%,使全队投入积肥的劳动力达到50%—60%。群众性的积肥运动开展了,人人献妙计,个个出主意,结果找出了如下积肥办法:
第一,挖塘泥。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车干了大小水塘二十四口,挖取塘泥九万多担。
第二,窖沤肥。全队有二百二十多亩边远山垅田,送肥不方便,就大搞田窖沤肥,共挖大窖二十三个,积沤草皮肥二万七千多担。
第三,烧火土灰。为了改造冷浆田的需要,就在田旁、山坡上铲草烧灰,共烧草灰四千多担。
第四,积牲畜肥。原来这个大队猪栏都是石板底,垫草少,出肥少;牛栏狭小,耕牛拥挤,只好拴在栏栅上,耕牛不好运动,垫草不易腐熟,牛粪出得少。现在,猪栏都取掉了石板,挖深栏底,加垫草皮,多出猪肥;耕牛已分栏关养,便于耕牛活动,踩熟栏草,提高了出肥率。此外,还规定每头牛一天垫草三担、猪垫草一担,勤垫勤出,增加肥料。
第五,抓食堂积肥。对炊事员加强积肥教育,每天早晨挖灶灰一次;做完饭后,将灶前灶后柴屑扫进灶里,既使社员有热水用,又增加灶灰肥料。每个食堂都设有污水缸,积聚污水肥。同时,圈好食堂饲养的禽畜,多积肥料。
第六,拾野粪。全队固定十四个辅助劳力捡拾村前村后的野粪,每天可拾粪六、七百斤。
第七,大力贯彻政策,处理好社员家庭肥料。干部和社员共同商量,合理安排公私用肥,实行按质论价、现金收买,大大激发了社员积聚家肥和向生产队出售家肥的积极性。第五生产队仅一个月内就收得社员出售的家肥一万一千多斤。
在提高肥料质量方面,该队还采取了一些扎实的措施:如为了加速大窖杂草腐烂,增加肥效,利用山塘沤肥;烧火土灰也固定了有经验的社员专门看管,使火土灰烧的不生不过,合乎标准;塘泥一般做到边取边施,既省工,又保质。
继续再组织积肥高潮
采取以上七项措施以后,收到了很大效果。最近,大队又召集生产队长、老农、标兵座谈,对前段积肥进行了检查。大家认为前一段积肥成绩虽然很大,但尚差五万多担才达到原计划要求。季节逼人,现在春耕大忙就要到来,在这个时候春雨又多,积肥的时间就更少了。因此,必须狠抓春耕大忙前的有利时机,继续发动群众,突击积肥送肥。广大社员群众根据这个精神,下更大的决心,鼓更大的干劲,继续猛抓肥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