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让花儿开得更艳丽——北京几位女工谈影片《向阳花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6
第8版()
专栏:观众的话

让花儿开得更艳丽
——北京几位女工谈影片《向阳花开》
史焕珍(北京市民用灯具厂钳工):
在“三八”节的前夕,我和几个姐妹们一起看了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向阳花开》,心里感到挺高兴。出现在银幕上的先进女工周玉珍,真是我们女工的好榜样。周玉珍在生产上是红旗手,可是她并不以此骄傲,反而对自己要求的更加严格,积极带头,关心集体,关心别人,千方百计地帮助落后的谢金芳赶上了自己。影片里换车那场戏是很动人的。周玉珍把自己那台好使的机车换给谢金芳,还主动地给金芳表演换针的快速操作法,而且手把手地把她教会,这些都充分表现了周玉珍的“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别人”的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
但是,影片中有些对话比较生硬,不像是今天的工人阶级所说的。我只记得这么几句:当大家提出订公约要团结谢金芳时,女工冯阿香狠狠地说:
“团结也要看对象!”周根发师傅见到女儿玉珍换车后产量下降,讽刺地说:“你这不是自找吗!”“好得连指标都完不成啦!”还说:“家庭不开批评会!”等等,这些话听来比较刺耳。我觉得对话应当切合每个人物的身份,而且要正确的反映现实生活。
李玉萍(北京市同益水泵厂铸工):
《向阳花开》是一部反映先进女工事迹的影片,表现了大跃进中工人姐妹们的革命干劲和共产主义的风格。影片中的周玉珍积极热情、大公无私、耐心地帮助阶级姐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可是,我仔细琢磨起来,还感到不够劲,特别是对老工人周根发的处理有点过分。例如:小组开会帮助金芳,阿香等人因为急躁而彼此争吵起来,金芳气愤之下不辞而别。当时,周师傅慢条斯理地说,“能将就就将就下吧,干吗弄得生气别别扭扭呢!”又说:“闹得大家不和气,成天像是冤家”。这些话实在太差劲。
邰玉珍(北京市西城区缝纫一厂共青团支部书记):
《向阳花开》在描写周玉珍帮后进的过程中许多地方还是突出的,对我这个作共青团的工作的人来说,的确受到了教育和启发。影片也证实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生产跃进,发挥人的积极性的首要动力。在进行人的工作中,要像周玉珍那样耐心、细致地帮助别人。如通过谈心、访问、讲新旧对比、看革命故事书籍……等生动活泼的方法,效果也就好。
《向阳花开》也有缺点。对金芳的转变过程描写得不细致,只是几次谈话、看了一本书、用上了好机器,就马上转变当上了红旗手,使人看不出到底解决了些什么思想关键问题才赶上了先进。
影片上有一点我觉得很好。故事发生的时间,不是简单地打一个字幕来说明,而是用巧妙的方法来表达。我们看到谢金芳在电车上读《向秀丽》,立即产生一个问号,这书是哪里来的呢?紧接着出现一个镜头:在《向秀丽》一书上写着“周玉珍赠”的字样,下款写着1959年6月,这不但点明了周玉珍对谢金芳的帮助,又很自然地说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郑玉莲、李玉兰(北京市无轨电车公司):
当我们看了《向阳花开》这部影片之后,周玉珍同志那种为了共同事业、集体荣誉来团结群众、舍己为人的帮助后进赶上并超过自己的伟大形象和她那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的高贵品质,使我们激动的心情很久不能平静下去。看了这部影片,对我们来说好像是上了一课。
谢金芳在周玉珍的帮助下被评为红旗手后,周玉珍高兴的和谢金芳拥抱起来,这一切都充分反映了周玉珍同志为了集体忘却了自己的崇高品质。
我们两人都是普通的电车工人,一个是每天为千百万乘客服务的售票员;一个是在公司的食堂工作的服务员,虽然和周玉珍同志的工作性质不完全一样,但她那种高贵的思想行为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一定要向她看齐,在售票工作中做到一心为乘客,耐心、细致地体贴乘客。在食堂工作
中,要保证让在生产第一线的职工吃得满意。我们要随时随地用周玉珍同志的事迹来检查我们的工作,团结广大群众都来搞好本职工作,做到“万紫千红才是春”。
(附图片)
金芳被评为红旗手后,惊喜交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