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北京晨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6
第8版()
专栏:

北京晨曲
刘宓庆
我爱清晨。我觉得黄昏、月夜都没有清晨那样美、那样迷人。我向往绚丽多彩的江南拂晓,赞赏泰山日出的磅礴辉煌。但是,在北京生活得越久,我就越爱北京的黎明。北京之晨有它那异样的美,我爱它也爱得异样地深切。
我喜欢陪伴这美丽的城市告别夜色,迎接曙光的到来。这当儿,站在高处纵目四望,轻纱似的雾霾渐渐消逝了,眼前是一片浩瀚无垠的苍茫树海、楼影、轻烟。古老的城垣环抱着紫禁城里的宫殿,展现着它那灰蒙蒙的轮廓。迷雾飘逸,却遮不住人民英雄纪念碑那挺拔的英姿。天空,蓝湛湛的,不染一丝阴翳。星星走远了,但见点点灯火,若隐若现。那是人们还在工作。我仿佛看见,就在这点点灯火下,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同志们,正在伏案思考。一百次的研究,一千次的推敲,为祖国安排下灿烂的明朝!革命斗争的戎马生涯,使他们的眉目荡漾着永不消弭的光泽,今日彻夜的操劳又给他们的两鬓增添了银发。是他们披荆斩棘,用日日夜夜的辛劳换取了这清晨的和平恬静,和孩子们睡梦里安详的呼吸……
呵!是天安门广场第一个披上朝阳的彩衣。在初升旭日下,那旷魄坦荡的一片,像巨人袒露着赤呼呼的胸怀。如果是严冬,冰雪又会给它描绣出另一番景色:广场,白茫茫的,洁净,明朗,远看像一大块白玉。云彩劲柏烘托着高楼,脆滴滴,亮晶晶,纯洁得如同一簇丰硕的海石花。矢直的长安大街,气贯东西,宛似“银河落九天”,不,那造物的安排,怎能与这人间的杰作比美?!大地,只有在我们伟大的劳动人民手里,才会塑造得这般壮丽奇观。
东升旭日给北京带来的是无比的灿烂辉煌。这时候,人们极目四望,找不到破晓时分的半点朦胧。得闲时节,我喜欢看彩霞染透北海的水,朝阳拨开青枝绿叶穿进露珠晶莹的荷池。但是,最使人心旷神怡的,还是站在白塔之下眺望眼前的满城奇景:在夺目春晖里,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和革命历史博物馆鼎立中央,相互辉映。刚劲的前门箭楼给它们平添了一派清新和协,却不减那逼人的浩然气势。这是北京的中枢。明净的苍穹之下,祖国母体的心房孕育着无比雄浑的生命力,此刻,从这里涌向四面八方。要是天安门的一砖一石也能说话,它该要道出多少人间的变迁啊!
如今,天安门广场上人民大会堂巍然矗立,擎天柱托起我们的国徽,它在朝阳的照耀下,是那样鲜红明亮!东方旭日在颂歌声中缓缓上升,金光四射。北京啊——祖国的心脏,它容光焕发,生气勃勃,正迎接着新的更美好的一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