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向技术革命要高质量 牡丹江第一橡胶厂职工围攻十大关键,轮胎内胎质量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7
第2版()
专栏:

向技术革命要高质量
牡丹江第一橡胶厂职工围攻十大关键,轮胎内胎质量提高
本报讯 据黑龙江日报消息:国营牡丹江第一橡胶厂职工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擂响了1961年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战鼓。全厂职工人人动手动脑,围攻十大质量关键,提高了轮胎行驶里程和轮胎的耐磨能力,消灭了爆破、裂口等质量毛病,内胎成品合格率由99%提高到99.75%。
为了加强对技术革新运动的领导,这个厂成立了指挥部,厂党委书记、厂长和总工程师任正副总指挥。厂党委一方面发动专业人员与工人、干部一起分析产品质量的现状;一方面用算细账、举办质量展览会、树立优质高产标兵的方法,使群众认识到提高产品质量的重大意义。广大职工纷纷表示,要学习八年没出废品的全厂质量标兵闻庆库,要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在这一基础上,全厂开展了质量大检查,并且发动群众根据影响耐磨、出裂口、易爆破的十大质量关键课题,提革新建议。仅半个月的时间,职工们就从改进设计、配方、设备、操作方法、工艺等方面提出了革新建议一千多项。
在围攻关键问题的过程中,领导干部都深入生产第一线,和群众一起认真调查研究,切切实实解决问题。帘线压延工序生胶掉皮问题,是一年多没有解决的关键课题。党委副书记贾启政同志深入到压延小组,和老工人常秀祥及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反复检查,讨论研究,大家提出了从各方面解决掉皮问题的革新建议。机修部门调整了设备,压延小组改进了操作方法,试验室调整了软化剂的配比,实现了二十五项革新项目,基本解决了帘线生胶掉皮问题,使帘线压延质量提高20%。
全厂职工开展了革新竞赛。从药料加工到压延、压出、硫化成型等二十多个工序,开展了一条龙协作赛,二车间举行了提高质量的“生产运动会”,硫化车间开展了三十罐无次品赛,技术革新运动既轰轰烈烈又踏踏实实地不断深入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