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出污泥而不染——《社会中坚》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7
第7版()
专栏:

出污泥而不染
——《社会中坚》观后
袁水拍
《社会中坚》还是半年前看的,但依旧在我脑际留着突出的印象:朴质无华,严肃认真,强烈的真实感,不少动人的场面和富有意义的台词;为政治服务而不流于标语口号化;表现了敌人的强横,却充满着对人民的坚定信念。从片名也看出了这一点。作者是把他所描绘的一群美国矿工及其家属们——在垄断资本淫威下大无畏地战斗着的工人阶级,作为美国的脊梁来歌颂的。片名直译为《大地的盐》,有精华之意。看了电影,使我们更加相信绝大多数美国人是好的。美帝国主义是我们的敌人,但美国人民、工人阶级是我们的兄弟姊妹,是我们的战友。
演矿工妻子的演员罗索拉·瑞维尔苔丝,简直不像是在演戏,没有丝毫卖弄、自作多情、炫耀演技的地方。好像真的就是美国南部新墨西哥州某锌矿上一个叫做雷蒙的矿工的妻子。我们看到她的时候,她正在简陋的小木屋外面晾衣服。风吹着她的头发。也许是阳光,也许是刮风的缘故吧,她皱着眉,瘦瘦的脸,三十多岁,却已经显得苍老,忙着家务,盘算着怎样支配丈夫的微薄的收入,为孩子们而烦恼,可又怀了孕。是的,女主角没有什么打扮,也说不上一般的所谓漂亮,脸上没有一丝儿愉快的表情。她好像没有进过化装室就跑来演戏了,而且也似乎没有意识到背后有一架电影机。晾完衣服,她回过头来,仍旧皱着眉,并没有觉察我们在看她,影片的画外音却让她像回答我们访问似地亲口诉述她的身世。她说,她叫爱丝波郎莎,“早在白种人来到以前,我爷爷的父亲就在这儿山沟里放过牛羊。……在我小时候,这村子叫圣·玛考斯。后来,白种人把村名改了,改叫锌镇。……这是我的家。这房子不是我们的。不过这些花是我们的。”随着镜头所及的周围环境、房子和花,女主人公平静地、但是深沉地诉说着。这些话引起我们的思索:……除了花,一无所有。……有古老历史的村子,改名为简单的一个采矿所在地。影片的后半部写到警察叫嚣要把他们——墨西哥血统的人,赶回老家去,可是他们爷爷的父亲就生活在这山沟里,而白种人倒是后来者。后来者宣布自己是主人,要把原来的主人赶走。……
接着出现的一系列镜头,展开了她和她丈夫以及其他矿工们的斗争。人物一上场,就揭露了矛盾。雷蒙上场,和工头之间是一场关于工人反对种族歧视、要求保护劳动安全却受到资方拒绝的斗争;他和妻子爱丝波郎莎之间是关于家里怎样应付债务的争执,以及两人觉悟水平不同的矛盾。他们的孩子一上场,母子之间的矛盾是母亲疼孩子,不许孩子打架,而孩子则坚持他父亲所说的,“如果白种人要拿你开心,你就揍他”的忠告,这又暗示了夫妻之间的矛盾。
闲闲叙来,都是些普普通通的事,但这些事背后却潜伏着严重的社会矛盾:阶级的矛盾、民族的矛盾、阶级社会中两性的不平等和工人阶级内部先进和落后的矛盾,而其中主要的矛盾是阶级矛盾。随着剧情的展开,一场激烈的罢工运动爆发了。资方和政府的镇压与工人的反镇压,固然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工人内部坚持斗争、坚持团结的力量和动摇投降的因素之间的斗争,也并非不尖锐。丈夫被捕受非刑拷打而呼妻子名字的时候,正是妻子分娩阵痛难忍而唤丈夫名字的时候。工人内部呢(甚至墨西哥血统工人内部),一边是罢工停薪几个月,工会基金用光,资方阻止商店供粮,收回工人住屋,援用塔夫脱—哈特莱法案逮捕工人……种种压迫,一边是个别经不起考验的工人动摇而被收买,破坏罢工。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矿工们终于在斗争中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自己,壮大了自己,坚持了斗争,在各地工人的支援下,赢得了罢工的胜利。在最困难的时候,勇敢的人们用“我们不是变弱了,而是他们变弱了”的话来互相勉励。不管敌人的压迫是多么残酷,阴谋是多么狡猾,罢工工人们认识到,“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抵制这种策略,这就是团结,全体劳动人民的团结”。通过斗争,即使是曾经在影片开场时表现出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和收音机的爱丝波郎莎,也觉悟到斗争的意义是深远的。请听她最后说的,也是影片最后的一句话:“我们的确赢得了些他们夺不去的东西,得了些可以留给我们儿女的东西,而他们必然会把这些东西继承下去。”
说得多么好!影片反映了人民的思想,又引导人民向前迈进。这场罢工是十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真实事件,是资本主义国家内无数次罢工之一,比起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些工人运动来,也许影片中的这场罢工的规模不算大,但是从这里已经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工人阶级要解放,只有依靠自己,劳动人民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只有劳动人民才是社会的脊梁,而影片中所表现的工人们的优秀品质和英雄气概,是资产阶级的任何暴力所不能扑灭的,它们将为工人阶级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道路有曲折,斗争有挫败,但工人阶级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这部卓越的影片成功地表现了美国劳动人民的战斗精神,他们的信心和希望。
比起好莱坞大量倾销的有毒的影片来,《社会中坚》或者竟是沧海之一粟。但是,这是可贵的一粟,光辉的一粟。是美国进步艺术的瑰宝。这部影片的出现,说明了即使在最反动腐朽的文化垃圾堆中,也还是保存着、滋长着真正的艺术。只要有劳动人民在,有忠于劳动人民的艺术家在,革命文艺的火种是不会灭的。只要时机到来,它们将迸射出冲天的万道霞光!
这部美国工人阶级自己的影片的摄制,本身就是一场尖锐的斗争,它表现了美国工人阶级及其艺术家们的天才和勇气,其中有的角色是由罢工参加者的工会会员担任的。八年前,在拍摄过程中,制片公司和摄制人员一再受到美国国会的恐吓,有组织的流氓的骚扰,大企业的无所不用其极的抵制和破坏。女主角瑞维尔苔丝未拍完片子即被驱逐出境,那曾经协助公司拍片的工会和矿工们的会所和住家遭到了暴徒的纵火袭击。让我们向影片的导演、编剧、演员和其他参加该片工作的英勇的战士们致敬吧!古代中国学者把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比做莲花,说它出污泥而不染。如果可以借来形容艺术作品的话,像《社会中坚》,也完全当得起这一赞颂了。
对这部影片,除了思想内容上令人感动外,在艺术形式上也是有自己的风格的。它具有朴素、真实之美。是不是可以说美和朴素、真实分不开?也许不能简单地说,朴素、真实就是美,美就是朴素、真实。但恐怕很难否认,它们之间有密切联系。据说,编剧迈克尔·威尔逊和导演赫伯特·毕波尔曼曾经在罢工地点生活了许多时候,进行了详细的访问,拍摄中很注意细节的真实,不少镜头经过了罢工工人们的讨论。但是,作者也进行了艺术的概括和典型化,甚至这也是取得了工人们的同意的。这部片子的创作经验,是值得研究学习的。使人感到还不够满足的是片子结尾前的一小部分,似乎有点支蔓、拘泥,不如前面那样紧凑、强烈。但应该想到制片的困难,特别在最后阶段。例如女主角被禁止拍片,只能用别的演员来代替,因此只能出现背影。不管受到多大限制摧残,艺术家们还是胜利地完成了这一了不起的创作。《社会中坚》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美的印象。这是战斗的美国人民的真实写照,是美国电影史、世界电影史上光辉的一页。
(附图片)
他们是社会的中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