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艰苦而胜利的斗争——《社会中坚》是怎样拍成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7
第7版()
专栏:

艰苦而胜利的斗争
——《社会中坚》是怎样拍成的?
 沈通
美国进步影片《社会中坚》,是描写墨西哥血统美国工人的生活和斗争的真实故事,而且影片是以工人自己的力量制作完成的,这在美国电影史上还是第一遭。在美国反动派的恐怖统治之下,这部影片的拍摄过程,同样是一场激烈战斗的过程。
黑名单上的人
1950年10月,美国新墨西哥州倍耶德城锌矿工人举行了一场大罢工,在独立工会“矿业、压延和冶金工人国际工会”的第890地方工会领导下,这场罢工坚持了十五个月之久而获得胜利结束。影片编剧迈克尔·威尔逊是著名的电影剧作家,他由于拒绝跟美国“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合作”,以致被逐出好莱坞。1951年年底,迈克尔·威尔逊到了倍耶德城矿工罢工地区,与工人生活了几个星期,就写出了反映这次罢工斗争的电影剧本初稿,后来经过多次集体的讨论才修改完成。影片导演毕波尔曼在1947年被好莱坞列入黑名单,他是受到“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迫害的十位进步电影工作者之一,曾被判处六个月的徒刑。他出狱以后,又毅然投入拍摄《社会中坚》的激烈战斗。可是直到今天,好莱坞黑名单的威胁仍未解除,近在1960年12月30日,毕波尔曼与十一位电影剧作家和演员,对好莱坞八大影片公司提出诉讼,要求废除好莱坞的政治黑名单。《社会中坚》的制片人贾里科是一位曾被列入黑名单的著名电影剧作家。影片作曲所尔·卡普兰是一位有才能的作曲家,他也曾被列入好莱坞的黑名单。
毕波尔曼和贾里科不顾反动派的威胁,大胆地决定要在罢工实际发生的地点来拍摄这部影片,并且除了少数几个角色之外,大部分演员都由参加了罢工斗争的工人自己和他们的家属来扮演。另外,在影片《社会中坚》的摄制组里,还有几位被美国“戏剧与舞台从业人员国际联盟”所排斥的艺术家。有几位黑人艺术家也被邀请来参加制片工作,其中包括一位助理导演、一位助理摄影师和两位技师……他们在好莱坞,是不可能找到工作的。
在影片中只选用了两位职业演员,墨西哥著名女演员罗索拉·瑞维尔苔丝扮演女主角爱丝波郎莎,另一个电影演员惠尔·基尔扮演镇长。选用扮演男主角工人雷蒙的演员,是经过一番有趣的波折:一位刚到好莱坞的演员很适合演这个角色,他曾准备开始排演工作。两天以后他又拒绝了,他认为扮演这个角色将“不利于他在好莱坞的发展前途”,因为不少导演曾劝告他不要去接近“那些赤色分子”,并允许另给他安排薪金优厚的适当角色。后来,毕波尔曼选定了第890地方工会分会主席璜·柴肯扮演雷蒙这个角色,经过试镜头以后,大家都同意他重演自己的真实故事。
恫吓、迫害、放火……
在影片开拍之前,就引起美国反动统治者的震惊和愤怒。“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几乎把它和叛国罪同等看待,把它叫做一件“为莫斯科在拉丁美洲反对美国而准备的武器”。共和党议员兼“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委员唐·杰克逊,竟污蔑影片《社会中坚》制作者所追逐的目的是在煽动国内种族间的歧视。甚至连“戏剧与舞台从业人员国际联盟”工会领导者若依·布茹厄,不仅拒绝提供拍片技术人员,他还夸口说,他永远不会允许这部影片拍成,万一拍成,也不会允许它上映。
1953年1月,影片正式开拍时,美国反动势力就进一步来破坏拍摄工作。唐·杰克逊又发出了攻击的信号,他说,他要尽一切可能来阻止这部“共产主义的影片”在美国上映。当影片在倍耶德城拍摄进入第五个星期时,扮演女主角爱丝波郎莎的演员罗索拉·瑞维尔苔丝,竟被移民局借故逮捕扣押了十天,最后终于被非法驱逐出境,回到墨西哥去了。幸亏导演估计到可能遭受到这一迫害,事先就抢拍了必需由她正面显露的镜头,而有些未拍完的背影等场面,只得找一个“替身”来完成。
拍摄期间,新墨西哥州的警察局还派出三十多辆警车来威胁,暴徒们还在街上袭击摄制组的成员,工会代表克林顿·近客斯的汽车被暴徒打穿了五个弹孔。反动派甚至派出了飞机来干扰影片的录音工作;开来了装有大喇叭的汽车,在拍摄现场大喊反动口号……但是摄制组和工会人员并没有被吓倒,反而促使他们加紧工作,只用了四十五天就完成了拍摄工作。
美国反动统治者竟因此恼羞成怒,当摄制组离开倍耶德城以后,暴徒们把两所工会大厦放火烧掉,其中一所化为一片焦土。一个工人波斯狄克的家也被烧毁,因为他在影片里扮演了一个角色。他仅仅从大火中救出了他的三个孩子。
斗争的胜利
虽然影片已经拍摄完成了,但是迫害并没有终止。1953年7月2日,流氓出身的工贼、好莱坞黄色电影工会委员会主席雷·勃立威,又在无线电广播中,狂妄地叫嚣起来,他威胁所有好莱坞的电影工作人员,要他们拒绝为《社会中坚》作最后的洗印等工作,他公开宣布,他已经雇佣了“监督员”来加以阻挡。这使影片的制作者不得不“转入地下”。起初,他们把影片分成小段和各种假的片名送到别的工场去洗印;后来,又要时常换剪接员,因为每个剪接员和放映员只要一为《社会中坚》工作,就有可能受到终生名列黑名单的威胁。
1954年3月14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影片《社会中坚》终于胜利地战胜了反动统治者的百般阻挠,在纽约的“格兰第大戏院”上映了。影片陆续在美国各地上映,多少次放映都变成争取人权的斗争。
影片《社会中坚》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热烈赞扬。1954年7月,在捷克斯洛伐克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特等奖,女主角罗索拉·瑞维尔苔丝获得演技奖。很显然的,影片《社会中坚》赢得这样巨大的荣誉和胜利,决不是偶然的,正如导演毕波尔曼在他的《一个导演的经历》书中写道:“那部通过美国来表明我们对美国的看法的《社会中坚》,我们付出了四十五万美元的代价,其中半数来自美国人民,另外一半是名列黑名单的艺术家们拿出来的。这两笔投资都很可观。但是,没有一分钱是白费的。”雷蒙和矿工们坚决要求给他们配备助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