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抓紧原料和辅助部门的设备检修——“冶金报”社论摘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8
第3版()
专栏:

抓紧原料和辅助部门的设备检修
——“冶金报”社论摘要
冶金企业开展的安全大检查运动,两个月来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些成绩概括起来就是:第一,在广大职工中普遍进行了一次安全生产、爱护设备的思想教育,进一步树立了爱护设备的主人翁责任感;第二,检修了大量的设备,提高了设备作业率和效能;第三,经过群众性的调查研究,基本上摸清了冶金设备的缺陷和隐患,做到了胸中有数,许多重大的隐患都及时得到了克服,暂时还没有克服的,也采取了防范措施,不使发生事故;第四,普遍建立和健全了设备的使用、维护检修规程和责任制,克服了某些企业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而给生产带来的若干不正常的情况;第五,加强了机修力量,提高了备品配件的产量和质量,健全了备品配件的管理制度;第六,出现了许多设备维护检修的先进经验,大大缩短了检修时间,提高了检修质量。总之,安全大检查运动已为完成今年的生产任务准备了最重要的物质技术条件。
但是,安全大检查运动在各个企业里的发展还是不平衡的。一般来说,冶炼、加工企业的主要设备,如高炉、平炉、电炉、转炉、轧钢机等设备,检修得比较快比较好,而原料系统、运输系统、机修动力系统的主要设备,如破碎机、球磨机、机车、动力设备等,检修的进度就比较慢。如果不抓紧时机,把这些设备尽快地检修好,必将会给今后的生产带来不良的后果,造成生产上的被动局面,使高炉、平炉、电炉、转炉、轧钢机等主体设备,不能充分发挥效能。
从冶金工业内部比较正确的比例关系来看,为了保证年产一百万吨规模的炼钢设备正常生产,大体上就应该具有能正常生产的四、五百万吨采矿设备能力、三百万吨选矿设备能力、二千四百万吨运输设备能力、八、九万吨机修制造加工设备的能力,否则钢铁工业就不能很顺利地前进。从这个要求来看,现在原料、运输、机修动力部门的设备检修的进度的确慢了一些。例如鞍钢,已经检修的高炉,已达到应检修数的80%以上,而已经检修好的机车,却只占应检修机车的30%左右。另据三个重点矿山的统计,检修的电铲还不到20%。主体部门和原料、辅助部门的检修进度,相差过于悬殊了。何况原料、运输、机修动力部门的原有设备能力,从整个冶金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来说,已经不完全能适应冶炼和加工生产的需要,如果在这次大检修中,冶炼和加工部门的设备检修得比较彻底,提高了设备效率,而原料、运输、机修动力部门的设备却检修得不彻底,设备效率不能提高,就势必使这种不适应的情况更加突出。那时,冶炼和加工部门的设备虽然有条件可以大幅度增产,也将无能为力。
更进一步说,对于冶炼和加工部门增产来讲,原料、运输、机修动力都是应该先行的部门。只有这些部门早走一步,各种设备比冶炼、加工部门的设备更早一步检修好投入生产,才能真正取得生产上的主动。所以,必须不失时机地立即抓紧这些薄弱环节的维修工作。
能否抓紧,并克服维修工作中的某些困难,关键在于各企业、各地区的领导干部是否深刻地认清了上述形势,从思想上十分明确原料是基础,要把加强原料系统的工作摆在首要地位;明确运输和机修动力虽然是辅助部门,但它们今天是冶金工业的薄弱环节,必须把加强运输和动力部门的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情况明了,决心就大。因而也就能够坚决克服某些设备检修中的困难,从领导力量、人力配备、备品配件和材料设备的供应上,切实保证维护检修的需要,并且采取依靠群众、大搞群众运动的正确方法去解决困难。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各地应该抓紧3月份这个宝贵的时间,加快这三个薄弱环节的安全大检查和设备维护检修的群众运动。这个工作做得愈彻底,完成今年的生产任务,就会愈有把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