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巴黎公社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事业的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8
第7版()
专栏:

巴黎公社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事业的发展
张仲实
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的英勇尝试。在九十年前的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用革命暴力粉碎了旧的资产阶级的官僚国家机器,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的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揭开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新的一页,它是无产阶级企图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具有世界意义的第一次演习。
巴黎公社完全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作品,完全是人民群众的革命创造性和革命热忱的产物。它是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的火焰中创造的一种完全新型的政权形式。这种政权形式是最民主的因而也是最权威的。它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够动员广大的群众与反革命作斗争,能够吸收广大群众参加国家的管理和建设,能够最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和丰富的智慧。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巴黎公社作出了把来自下面的首创精神、主动性、灵活性、雄伟的毅力和自愿实行的(与死板公式不相容的)集中制互相结合起来的伟大榜样。”正因为这样,在巴黎公社存在的短短的七十二天中,劳动人民以历史创造者的姿态,作出了震动世界的壮举。
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是巴黎公社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革命,它敲起了资本主义的丧钟,把国际工人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巴黎公社的事业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谋求彻底解放的事业。因此,巴黎公社直到今天还活在全世界劳动者的心里,而且将永远活在全世界劳动者的心里。
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和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的各项活动作了极高的评价,并根据它的实际经验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他们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住在伦敦,但是他们密切地注视着巴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每一个步骤。在巴黎公社成立半年以前,马克思认为当时法国的革命条件还不成熟,不赞成马上发动武装起义。但是,当英勇的巴黎无产阶级在3月18日拿起武器起来战斗的时候,他并没有责备起义过早,并没有说不应该开始;正好相反,他立即感到欢欣鼓舞。马克思在公社成立后不久,在1871年4月17日给库柯曼的信里指出,巴黎劳动人民的这次发动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他们不起来应战,那就会使工人阶级的士气一蹶不振,这比多少工人领袖遭受牺牲更加不幸。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满腔热情地迎接了这次革命,并且积极地支持和指导了这次革命。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巴黎无产阶级的蔑视敌人、敢于斗争、敢于革命的精神作了热情的歌颂。马克思当时写道:“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历史主动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历史上还没有过这种英勇奋斗的范例。”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是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曙光”,“是具有重大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恩格斯指出巴黎公社“是旧的、法国式的社会主义的坟墓,但同时也是新的(对法国来说)国际共产主义的摇篮”。同时,马克思也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严肃性和率直性,指出了群众的一些错误,批评了公社对阶级敌人的“过分宽大”(没有立即向凡尔赛进军)等。
巴黎公社大大地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它的战略和策略。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用新的理论原理充实了他们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他们根据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从理论上明确地解决了无产阶级革命如何对付旧的反动的国家机器、用什么形式的国家来代替旧的国家机器、以及如何粉碎旧的国家机器等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国家的学说,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曾经经历过一个发展过程。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边指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无产阶级要利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来建立自己的统治;又说: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无产阶级变成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在1852年,马克思根据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到1851年这一时期的革命经验,在《路易·拿破仑政变记》中发展了这一思想。他在这里总结了资产阶级所需要的国家机器的发生和演变,提出了无产阶级对于这种国家机器的态度。他说:“迄今一切政变都只是使这个机器(指国家机器—作者注)更加完备起来,而不是把它毁坏。那些争夺统治权而相继更替的政党,都把这个庞大国家建筑物的夺得,视为自己胜利时的主要胜利品。”但是他指出,无产阶级却应该毁坏现成的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至于究竟用什么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在1852年马克思没有给予具体回答,因为马克思不愿让自己陷入空想,他期待群众革命运动的实践经验来作出回答。
后来到了1871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根据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进一步发展了他们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他们从巴黎公社的经验中得出几条重要结论。这些结论如下:
第一,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就是说,无产阶级应该采取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粉碎资产阶级的军事官僚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代替资产阶级专政。这个结论十分重要。我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根据这条重要原理,在1872年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了这一点,作为对“宣言”的重要补充。
第二,工人阶级要取得政权,就必须有自己的武装,必须用革命的暴力反对反革命的暴力。马克思在纪念第一国际成立七周年的讲话中说:“必须先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才可能实现这种变革,而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工人阶级必须在战场上争得自身解放的权利。”恩格斯在《论权威》中也论证了这个原理,他说:“革命就是一部分人用枪炮,即用非常权威的手段迫使另一部分人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获得胜利的政党往往迫不得已要用自己的武器使反动派感到畏惧,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要是巴黎公社没有武装人民的权威来反对资产阶级,它能支持一天以上吗?”
第三,在旧的国家机器被粉碎后,代替它的应当是巴黎公社类型的国家,而不是国会制的共和国。马克思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对占有者阶级进行斗争的结果,是终究发现了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马克思指出,这种新型的无产阶级国家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它“不是国会式的,而是同时兼任立法和行政的工作团体”。这确实是无产阶级民主的特殊标准之一。马克思还指出了无产阶级国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所有的公务人员都是选举产生的,他们对选民负责,并随时可以撤换。
在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在同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保卫了巴黎公社的原则。他在1891年为《法兰西内战》一书写的序言中说:“近来社会民主党的庸人又是一听到无产阶级专政就吓得大喊救命。先生们,你们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请看看巴黎公社,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以后,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对马克思主义公开进行“修正”。因此,同机会主义者作坚决斗争,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迫切的任务。列宁就担负并卓越地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列宁在同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的斗争中,粉碎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猖狂进攻,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原来的革命面貌,并根据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列宁同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的根本分歧就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上。大家知道,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丢掉和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歪曲了巴黎公社的原则,成为可耻的叛徒。
列宁也极其重视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并对它的经验教训作了仔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他在《公社的教训》一文里指出巴黎公社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无产阶级运动最伟大的典范。……掀起了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表明了国内战争的力量;它教导欧洲无产阶级具体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为了粉碎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的进攻,列宁写了《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等等不朽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列宁进一步阐明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保卫了巴黎公社的基本原则。列宁反复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原理: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无产阶级革命要取得胜利,就必须摧毁旧的军阀制度和官僚制度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革命的国家机器。列宁还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他认为:“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是不能经过‘自行消亡’来实现的,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靠暴力革命来实现。……这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学说的基础。”列宁在教导俄国无产阶级应该记取巴黎公社的教训时,指出,无产阶级不应当轻视和平的斗争工具,他说:“俄国无产阶级记取巴黎公社的教训,他们知道无产阶级不应当轻视和平的斗争工具,因为这些工具是为无产阶级的日常利益服务的,它们在革命准备时期是必要的”,但是,列宁接着指出:“无产阶级一刻也不应当忘记,阶级斗争在一定条件下要采取武装斗争和国内战争的形式;有时候无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在公开的战斗中坚决无情地歼灭敌人。”列宁进一步论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他强调指出:“巴黎公社表明,工人阶级只有经过专政,用暴力镇压剥削者,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还说:“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列宁根据俄国1905年和1917年2月的革命经验,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好的政治形式不是国会制的民主共和国,而是巴黎公社类型的苏维埃共和国。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的一个重要发展。
列宁不仅保卫和发展了巴黎公社的原则,而且领导俄国工人阶级胜利地实现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把这些原则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共和国,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胜利,也是巴黎公社事业的继续和发展。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在粉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和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国家的道路上,巴黎公社“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了第二步。”
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他根据中国的革命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的原理,把中国革命的目标集中在打碎蒋介石的反革命的国家机器这一点上。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革命的特点——国内外敌人的强大、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指出中国革命的主要方法,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不能是和平的,而必须是武装的。毛泽东同志把武装斗争看成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他说:“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又说:“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这就是说,中国人民要获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用革命的武装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的国家机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经过二十二年的武装斗争,终于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反革命的国家机器,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也是巴黎公社的原则在中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一向十分重视维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纯洁性。最近几年来,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为了保卫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以南斯拉夫铁托集团为代表的现代修正主义作了坚决的不调和的斗争。在这一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维护巴黎公社的原则,在《列宁主义万岁》等重要文件中一再对巴黎公社的经验作了极高的评价。
巴黎公社已经离开我们九十年了。九十年来,在巴黎公社的革命传统和光辉榜样的鼓舞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巴黎公社的事业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了胜利,巴黎公社社员欧仁·鲍狄埃所创作的庄严雄伟的《国际歌》的歌声已经响彻了全世界。今天,社会主义已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在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以上、占土地面积四分之一的地区取得了胜利,组成了强大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队伍空前壮大了。全世界八十七个国家已有共产党在进行革命活动,党员人数已达三千六百多万人。在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影响下,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九十年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完全证实了马克思的伟大预见,他在巴黎公社将近失败的时候说:“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在工人阶级解放以前,这些原则将一再表现出来。”我们相信,巴黎公社的原则必将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必将在全世界取得完全的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