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无声胜有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9
第5版()
专栏:如此西文“文明”

无声胜有声
在一个周末之夜,伦敦“威格—库尔”大厅举办了一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会。当天晚上,大厅里挤满了听众,盛况空前。
开幕时间一到,帷幕徐徐拉开,掌声雷鸣;报幕人激动地宣布:“原籍匈牙利的抽象音乐大师汤玛斯·波尔德的钢琴演奏会现在开始!”大师待掌声停后于琴前坐下,宣布第一曲为萧邦的降E大调第四号练习曲。听众屏息静听,但台上却悄然无声。于是,大师向听众们解释说:
“这是一个全新的音乐概念。我的琴不是用耳朵听的,而是用眼睛瞧的;大家可以从我的手在键盘上的动作中来‘看’音乐。”
接着,这位演奏家就在他的无声钢琴前再次弹奏起来。他两眼朝天,神情激动,表现出了一个钢琴家在热情演奏时所应有的各种动作与姿态。一个美丽的妙龄女郎站在琴旁,不时翻动置于琴上的乐谱,态度严肃认真;而每翻一页之后,演奏家即耸肩挥臂,更为卖劲……。这一切,都是在无声无息中默默进行的。
后来,波尔德又和两位手持无弦提琴与没孔黑管的合作者共奏了一曲无声的三重奏。
最后,当演奏终了时,听众欢声震耳,齐呼再来一个!大师乃更奏一曲以表谢忱。
原来,这场音乐会是一家电视公司的导演们安排的,目的是“测验一下‘音乐爱好者’们迷恋音乐的程度和耐心”,而赶时髦的心理则使那些骚人雅士们在寂静的大厅里度过了一个无声的周末。
这场音乐会的成功出人意料,兴奋的听众们甚至还踊跃购买了无声的“抽象音乐”唱片。
资本主义文明腐朽如斯,真是不知伊于胡底。有诗为证:
抽象音乐真抽象    硬是无声胜有声
此曲只应地狱有    人间何妨用眼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