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没有“鬼”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9
第5版()
专栏:如此西文“文明”

没有“鬼”的故事
在慕尼黑的拉丁区不久以前举行了一个“鲍鲁斯·克里木遗作展览”。
展览会组织得很庄严、雅致。入口的上端横贯着巨幅的黑色饰带,上面缀着“鲍鲁斯·克里木遗作展览”的白色大字。大厅是用黑色绉绸装饰起来的,在大厅正中央的一块半截的圆柱上,安放着一个用镀了铜的丁字架所支撑着的花环。花环上有“鲍鲁斯·克里木千古”和“拉达玛画派敬献”的字样。甚至为了引起人们对已故画家的哀思,连请帖也用红蜡封上一条志哀的黑色小饰带。
鲍鲁斯·克里木生前的一位友人——一个穿着晚礼服、蓄有胡子的青年画家,还在展览会上用激动的声音发表了一篇动人而显得有些夸张的讲话。他说,天才的画家鲍鲁斯·克里木在山里遇难的时候只有三十一岁,他“受着折磨,他是浸沉在认识、失望和虚空中的一堆火焰”。
已故的油画家的作品,包括以奇形怪状扭成一团的铁丝和不成形状的岩石为题材的绘画,真是不折不扣的抽象派作品。同时展出的还有从报纸上剪下的有关克里木作品和死亡消息的报道。
如果不是一位名叫苏萨茵·喀尔文的艺术评论家把内幕揭穿了的话,这个为期一周的展览会未尝不会收到美满的效果。这位艺术评论家在一个电视节目里,揭发展览会的举办人是骗子手,根本没有鲍鲁斯·克里木其人,剪报也是伪造的。
当人们提出克里木是否为幻想的产物这个问题,要求答复时,“死者的友人”迫不得已含糊其词地回答说,“为什么说是幻想的产物呢?让我们说他是思想的产物吧。”
尽管如此,这个骗局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是成功的:西德主要报刊都刊登了有关消息;莫须有的克里木所属的拉达玛画派,事实上是由慕尼黑的三个不知名的抽象派画家所组成的,这个画派也因此名噪一时,虽然它的名声也许是臭的,不过,这不正是抽象派艺术所追求的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