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盐的世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9
第6版()
专栏:

盐的世界
李又华
大家都知道“柴达木”盆地是我们祖国的“聚宝盆”,可不知道“柴达木”就是“盐泽”的意思。以盐泽来命名,顾名思义就可想见这里盐之多了。可是多到什么程度呢?自有史以来,从没有人弄清楚过,直到近年来,我国一位化学家根据解放后才开始进行的地质普查、勘探资料研究,发现盐多到要用天文数字才能算出来。就拿盆地一个不大的茶卡盐湖来说吧,按现已探明的储量,可供现在全国人民食用二百多年。可是,盐比某些农作物生长得还快,根据茶卡盐场的工人说一个地方盐挖下一米多,不到三、四个月就长得和原来一样丰满。这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穷宝藏啊!
柴达木盆地面积近十二万平方公里,比江苏省面积还大二万平方公里,共拥有大小盐湖一百多个,察尔汗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盐湖之一。
我们考察队进入盆地以后,刚翻过橡皮山就看见一片白茫茫的银海,这就是茶卡盐湖。在不远的地方,又有一个比她稍大的姊妹湖——可可盐湖。这里已在用手工开采,将来就会进入大规模的机械化开采。从茶卡向西进入盆地中部到达盆地首府——大柴旦。这里也有一双大盐湖,为大、小柴旦盐湖。从大柴旦往南走一百多公里,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察尔汗盐湖了。从大柴旦往东北行,就是昆特依大盐湖。除盐湖外,在盆地西部还有盐山,地下还有很厚的第三纪食盐,其储量更无法估计。整个盆地的东南西北都是盐,真可以说是盐的世界了。
盐是人们生活每天少不了的,解放前西南一些地方的兄弟民族,把盐看成比“金子”还贵,盐是最珍贵的礼品。人们用一小块盐煮菜时,放一下急忙就要取出。可是在漫长的青藏公路中有一段长达三十一公里的“盐桥”,整个都是用盐压成的,这就是悬浮在湖面上永远不沉的察尔汗大盐桥。未来的铁路,可能还要在这里通过呢。据有关部门试验,每平方米盐面可承受压力四十二点五吨。盐面上不但有公路还有工厂,有些房子也是盐做的呢。这里人做豆腐随便挖个洞,舀点卤水就做成了。挖个窖把菜埋下,就成了可口的咸菜了。
柴达木的盐不但量大,而且价廉质优。盐的质量很纯,氯化钠含量一般在95%以上,适合于食用和化工用。所以,我国的“茶盐”,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声誉。
盐是“聚宝盆”中的宝藏之一,从它形成蓄集的历史考察,已有一亿几千万年了,解放前一直沉睡在地上地下,无人过问。直到解放后,党派出了自己的地质尖兵进入盆地普查,人们才知道了这块盆地真不知道有多少宝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