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解剖“麻雀” 抓住关键 找出对策 杨村桥公社因地制宜领导备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1
第2版()
专栏:

解剖“麻雀” 抓住关键 找出对策
杨村桥公社因地制宜领导备耕
  一类队按高标准全面检查备耕,克服自满情绪;二类队赶紧落实生产规划和“三包”方案;山区队要一手抓田一手抓山,主杂粮并举。
本报杭州20日电 浙江建德县杨村桥公社在领导备耕生产中,组织全社干部分别深入各类生产队调查研究,找出当前的不同特点和问题,从实际出发,抓住关键问题,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掀起了以积肥为中心的备耕高潮。
杨村桥公社各生产队之间自然条件不同,工作基础不同,备耕生产各有不同的特点和问题。公社党委分析了这一情况,认为当前备耕生产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要通过解剖“麻雀”,提高干部的领导水平,做到胸中有数,因地制宜领导好备耕生产。分类排队,属于备耕进度快,样样工作都主动的一类生产队有三分之一;属于备耕进度缓慢,群众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的二类生产队不到三分之一;属于半山半田、以山为主,备耕内容比较复杂的山区生产队有三分之一多。他们选择了西湖、绪塘、黄盛三个代表不同地区的生产队,组织全社生产队干部,分成三个组,由公社党委书记带领,采取实地参观、老农座谈、家庭访问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经过深入调查,摸清了三种地区备耕生产的不同情况:
代表一类地区的西湖生产队,由于党支部领导作风踏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党的各项政策都贯彻执行得很好,因而群众情绪高涨,备耕工作样样主动。到2月20日,全队四十一亩秧田,已积好三十六万斤灰肥,同时还贮存人粪肥四千多担。四百多亩春花全部都是一类苗。各小队的农具也正在加紧修置,早、中稻种子也都根据规划要求调齐配好。但是,也发现了大田基肥少,社员个人的小农具还没有添修等问题。
代表二类地区的绪塘生产队,主要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全年生产规划和“三包”没有定案落实。第二,“四固定”后,固定给小队使用的农具没有包使用年限和修理费、添置修理农具所需的材料、现金,因此,除了生产队掌握的一些大型农具已修好外,各小队的农具没有修理。第三,没有建立生产责任制,小段计划时断时续,评工记分不细致、不及时,超勤超额奖励执行得不经常。
代表山区的黄盛生产队,主要是没有从山区的特点出发领导备耕,“三包”只包了田,没有包山,开垦种粮的山地面积也没有划好落实到各小队,山区生产所需的农具还缺很多。
解剖了“麻雀”,既使全体干部摸清了三种地区的不同特点,抓到了当前备耕生产的关键问题,又使大家学会了调查研究的方法。同时,他们还研究了三种不同地区的不同措施:在第一类地区,首先要以今年农业生产比任何一年都好的要求,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备耕大检查,摆出问题,克服自满情绪;集中60%的力量大积肥料,全面安排添修小农具、修补小型水利、种子精选等工作。在二类地区和山区生产队,最突出的便是要实事求是落实生产规划和“三包”方案,搞好“四固定”,充分调动社员的积极性,采取专业与突击相结合的方法,以积肥为中心,全面开展备耕工作;山区队要一手抓田,一手抓山,主杂粮并举。
各生产队支部书记回队后,立即组织全队小队长以上干部,深入小队调查研究,根据本队的具体情况开展备耕,因而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步步高涨,迅速掀起了以积肥为中心的备耕高潮。同时,采用了烧焦泥灰、割草垫栏、培育草子、挑塘泥、运人粪肥、运煤灰六条积肥措施。山区生产队克服了只抓田不抓山的缺点,男的上山劈山垦地、砍茶叶柴,妇女和半劳力在平地积肥。在大抓积肥的同时,各生产队都确定专人负责,修添大小农具,社办工业全力支援,组织了铁、木、竹、棕工人一百三十四人,分赴各生产队赶修春耕农具,有十二个生产队已基本修理结束。根据各生产队的规划,全社所需的早、中稻种子都已调齐,并已组织专人精选、翻晒,迎接春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