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广泛发动群众提高纱布质量 青岛国棉六厂层层建立质量检查制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1
第3版()
专栏:

  广泛发动群众提高纱布质量
  青岛国棉六厂层层建立质量检查制度
本报讯 青岛国棉六厂层层建立质量检查制度,广泛发动群众进行质量分析,使纱布质量不断提高。2月份全厂棉布入库一等品率达到93.63%,比1月份提高6.56%;3月上旬棉布入库一等品率又比2月份平均提高0.71%;棉纱、人造棉上等优级为100%,棉纱品质指标也普遍提高。
这个厂为了使检查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在检查前根据不同的重点检查项目,做好调查摸底,提出检查的重点、要求,然后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做到有记录、有分析,边检查、边解决问题,每天进行评比,顺位公布。各车间、小组根据厂的重点要求,建立具体的检查工作制度。由于层层建立质量检查制度,生产中的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如细纱车间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分析,解决了过去长期没有解决的质量关键,使细纱接头合格率显著提高,一般小组的合格率达到90%以上,有的小组已经达到100%。
这个厂还紧密围绕生产关键,广泛发动群众进行质量分析。2月份以来,他们进一步健全、整顿了小组质量员的工作,使厂级、车间的检查小组和群众性的检查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厂的检验室在每天进行现场布面疵点分析时,吸收各车间小组的质量检查员参加,学习质量分析,统一标准;同时,通过现场分析,使各车间小组的检查员明确造成疵点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小组质量检查员回到小组以后,召开小组质量分析会,报告厂里每天现场分析的情况,提出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在小组里开展研究活动,追根求源,并找出解决的具体措施,有力地保证了纱布质量的不断提高。并粗车间的小组质量检查员,根据厂级现场检查提出的规律性错纬问题,开展小组分析活动,找出是由于粗纱皮辊加压不良、中区集合器歪斜等原因造成的。于是,他们便对症下药,全面检修了机器设备,结果使开剪降等布由7.27%降低到4.5%。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