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永远做共产主义战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1
第4版()
专栏:

  永远做共产主义战士
顾贵山
编者按:顾贵山同志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团长,是河南林县元康公社秦家岗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下园生产队公共食堂的事务长。去年11月,河南日报介绍了顾贵山管理食堂的模范事迹。以后,报纸上又组织了讨论,很多人都表示要学习顾贵山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现在,我们转载了3月10日河南日报发表的顾贵山同志写的文章。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顾贵山同志对待革命事业的可贵精神。
去年11月中旬,我正在公社党委开会,党委书记笑嘻嘻地告我说:“老顾,你的材料上报了。”我看过登着“红管家顾贵山”的河南日报,心里非常不安。有几个夜晚,翻来复去睡不着,我就干脆披着衣服坐起来,想想这、想想那,一句话,总是想着怎样更好地工作,报答党的关怀。后来,报纸又组织了讨论,很多人,包括工农业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农村里的基层干部、人民解放军的官兵、红军时代的老战友、革命根据地里的老同志,……都说以我为榜样,向我学习,这使我心里更加不安。我满肚子的话,想和大家一起说。现在,就和参加讨论的同志,随便谈谈心吧。
从入党那一天起,党就教育我,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正是在党的教育下,自己才知道为啥工作,为谁工作;也正是在党的培养教育下,自己才为党为人民作了一些事情,而且,实在说,自己作的,距党和人民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很远哩!
一个人,要想一生为共产主义而奋斗,首先得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真正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去工作,为谁去工作。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不先把它弄清楚,生活就没了方向,工作就没了目标,一辈子不做坏事,也是一个对人民没用的人。
我是雇农家庭出身,家里房无一间,地无一块,父亲整年累月给地主当牛作马,也顾不上俺一家人的生活。我从小跟着母亲讨饭,八岁就给地主放牛,当了小长工。后来我父亲、母亲被地主要债、要粮活活逼死,这使我心里扎下了仇恨地主、国民党反动派的根子。但是,当时我并不懂得什么是共产主义人生观,只想着有那么一天,把逼死我父母的地主、坏蛋统统打死,能翻个身就好了。1927年我们家乡有了共产党的组织,党的教育使我的眼睛亮了起来,穷人为什么整年整世当牛作马受苦受累?原来是因为社会上存在着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剥削阶级剥削人,压迫人,被剥削阶级当牛当马,一直受苦受穷,直到穷得断根绝苗。1928年,我参加了共产党。从此,党把我引上了真正做人的道路。次年,敌人向老苏区疯狂进攻,极其残酷地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政策,许多参加革命的志士的家被杀得一人不留。那时,我的三个哥哥也都参加了革命,大哥是乡苏维埃主席,二哥是乡土地委员会的委员,三哥是乡贫农团雇农工会的主席,在敌人进攻的时候,都被敌人杀死,我一家人除我以外全被杀了。当时我担任区苏维埃党委书记,带着一百八十名乡亲子弟参加了红军,没有遭到敌人的杀害。党的教育和血淋淋的阶级斗争的事实,使我进一步明白了:只有跟着党走,穷人才会有翻身出头的日子;只有按照党的指示办事,才能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解放无产阶级自己,也同时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
在退伍到林县落户以后,我常常这样想:在敌人包围的里三层外三层,枪林弹雨,流血牺牲都不怕,在和平建设的环境里,眼前又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在村里成立互助组的时候,组员们说没牲口,我就用残废金买了一头驴,说缺犁,我就买一张,后来说缺肥料,我又请求政府贷款买了饼肥。互助组成立的第一年获得了大丰收,全组一次添了五头牲口。成立初级社时,组员们说,咱这十二家弄的满好,既不缺牲口,又不缺农具,咱不入社。我说:“那可不行,我要入。我的目标就是按党指的方向走”。我一入社,他们也跟着入了。办公共食堂时,没人当炊事员,我就第一个报了名。村里有两个转业军人问我:“老顾,你真当炊事员?”我说:“可不,共产党员还能空口说白话?”他俩跟着也报名当了炊事员,后来又吸收两个妇女,组成了炊事班子。所有这些,我不过是本着党的教导,作了一些自己完全应该作的事情,没有什么经验可谈。
一个人,要想一生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最怕是居功骄傲,思想蜕化,停步不前。一个人,有光荣的革命历史,那是很可贵的。可是,即使过去的历史再光荣,现在表现不好,那就啥也不算;甚至他会损害党的威信,会给党造成更坏的影响。我是这样想:一个人,有光荣的革命的历史,那是党长期培养教育的结果,因为你受到了党的长期的培养教育,那就应该永远给群众多办点事情,给党和政府少找点麻烦,对待有利于群众的事情,满腔热情,对个人的生活待遇,不斤斤计较。1959年5月,我到北京参加全国烈、军属、荣誉、复员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去看我的老同志,他们关心我,劝我就在北京休养,我说:“不行,我现在还是个好劳动力,我还要和你们在不同的岗位上比赛比赛呢!”我到安徽军区去看过去的老战友。他们说:“老顾,你搬回来吧,这里准备盖座大楼,把有功的老同志都养起来。”我说:“不行,不实现共产主义,我不回来。当年我带着战士们打仗,有的战士在临断气之前,抓着我的手说:“首长,您走吧,到了共产主义,别忘了我们就行了。”我的一家人被敌人杀光,许多烈士流血牺牲,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才开始,我就坐在那里享福,整天没事就遛达遛达,那我可坐不下去,生活不惯呀!”我就是本着这样的心情,想尽力地实实在在地为党、为人民办事情,不图享受。
一个人要想一生为共产主义而奋斗,那就必须处处关心群众的利益,遇事和群众商量,向群众学习,听群众的话,和群众打成一片,一时一刻也不脱离群众。特别是作为抓生活的党支部副书记、公共食堂里的事务长,更要特别细心地关心人,关心各种人。食堂不仅要使所有的社员都吃饱吃好,而且要特别照顾好“五种人”。对病人、老人、产妇、客人、小孩等照顾不好,人家不单是说你事务长工作咋样咋样,而是说公共食堂如何如何,公共食堂就是比单家独户做饭好嘛,当事务长、炊事员的,要尽到自己的职责,把它当作一项政治任务,使人人满意,充分显示公共食堂的优越性。上次我到洛阳参观,有位同志送给我一斤苹果,我舍不得吃,带回了家。也没有舍得叫老伴吃,只叫孩子吃了两个小的。我一回去,就到各家各户串串看看。一到李贵山、王明发的家,见贵山感冒很重,发着烧,明发媳妇六十多岁了,老喘病也是怪重的,我除了让食堂特别注意照顾他们,又把剩下的两个大苹果分送给了他两家。他两家很受感动。我说:“别谢我,应该感谢共产党。这苹果也是人家送给我的。是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尊老爱幼、照顾病人,才成为社会美德。”
当前有些青年人,生活在福中不知福。两年来遭受大旱灾,农业歉收,吃的稍差一些,少买一点布,少买一块肥皂,就不高兴,说这怪那。其实是他们不知道革命创业的艰难;没有尝过过去的苦,就体会不到现在生活的甜。过去,在爬雪山、过草地的时候,在进行革命战争的日子里,许多战士吃皮带、喝马尿、一两粮食吃一天,可他们却津津有味地说:“啥时候,咱能坐下来,搞生产、盖大洋楼就好了。”现在,老战士们的理想,正在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他们看着那么多的烟囱、机器,看着那么辽阔美丽的田野,心里该是多么高兴啊;我们的一些年轻人,是体会不到这种滋味的。这些青年人,就应该从老一代革命者的生活经历中吸取养分,滋养自己,提高自己啊!
我随想随说,有一些是大家的讨论启发了我,才想起来的。最后,我诚心诚意地表示,我一定要和参加讨论的同志们一起决心为人民服务到底,终生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