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唐山矿的“铁杆红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2
第2版()
专栏:

  唐山矿的“铁杆红旗”
  唐工
第四采煤区是开滦唐山矿一面“铁杆红旗”。从1958年以来,这个区年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1960年分别提前六天和十九天完成了采煤和采后掘进计划,超产原煤七千五百六十四吨。今年1月份又超额三百零九吨完成了生产计划;2月份过春节,出勤率反而上升,提前三天超额完成了全月生产计划。
第四采煤区保持持续高产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坚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第四采煤区的生产条件并不好,地质变化大,倾斜压力大,采地处于火区,对生产威胁很大。但是,他们在困难面前,总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斗志昂扬,朝气勃勃,因而能胜利地超额完成任务。
1960年这个区的领导干部和群众经历了几次严重的考验。3月间,一个掌子自燃发火,被迫停采;另一个掌子顶板受到很大的压力,维护发生了困难。一部分干部和工人担心完不成任务;有的新工人对于火灾惴惴不安。采区党支部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在职工中大讲革命志气,组织职工讨论总结经验,从而使大家认识到火灾并不可怕,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这就鼓舞了群众的斗志。接着,大家想办法,献计策,终于在减少一个掌子面和自然条件不正常的情况下,保持了较高的产量,完成了当月的生产计划。4、5月份的产量又连续上升。6、7月份有少数工人因为生活安排不够好,一度产生了思想波动。经过妥善安排生活和回忆教育,出现了生产情绪越发旺盛的局面,做到了持续增产。职工们深有体会地说:“干字当头,日行千里;难字当头,寸步难行。”
  二
  第四采煤区的领导干部始终注意首先做好人的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到第一位。他们善于透过生产抓思想,抓好思想促生产,把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很好地统一起来。
党支部的领导干部明确地认识到:形势的变化,生产条件的变化,必定会反映到人的思想上来,必须时刻注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个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对后进工人的工作做得好,做得透。别的区的落后工人,到这个区以后很快就变了样,有的还成了先进标兵。
党支部研究工人思想情况,发现绝大部分所谓落后工人是要求进步的;由于有的干部的指导思想不对头,工作方法不对头,往往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有的工人表现落后,首先领导上有责任,主要是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做到家。党支部加强了对干部的教育,现在干部们都能耐心地帮助落后工人。例如,老工人陈品儒过去常缺勤。干部不去单纯地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地指出他的错误,并且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这种苦口婆心、深切关怀的行动,感动了陈品儒,也感动了其他许多工人。陈品儒已经半年没有缺勤,生产中很积极,被评为矿级的先进标兵。全区另外还有不少原来比较落后的工人,分别当了采区级、矿级的标兵。
  三
第四采煤区的领导干部有强烈的阶级感情和群众观点,注意倾听群众意见,遇事和群众商量,能够体贴关心群众的生活疾苦,切切实实地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因此,干部和群众团结无间,关系非常好。
这个区的领导干部经常坚持“四同”、“三结合”,没有架子,平等待人,常常深入职工宿舍问寒问暖,真心和群众交朋友。工人说他们的支部书记“过去在九道巷和我们一起推车当小工是啥样,现在还是啥样。”这个区原来有四百五十米爬行巷道,群众反映:“做工真是难,还得爬着干。”区领导立即组织力量突击修理改造,三天以后,巷道就全部改观。运料效率提高了44%。工人们高兴地说:“工人提了意见真管用!”
在强调政治挂帅的同时,这个区的领导干部经常以阶级弟兄的感情,深切地关心工人的衣食住行,冷热寒暖。他们宁愿自己艰苦一些,也千方百计保证工人吃饱,穿暖,生活好。有的工人病了不想吃干的,干部就从自己家中拿了鸡蛋给做汤面吃;有的工人回家结婚,干部宁愿自己步行,把自行车借给他用……。由于这个区的干部发扬了“老八路”的作风,舍己为人,处处关心群众,工人都把干部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把采区当成自己的家,什么话都同干部讲,什么事都同干部商量。
  四
管理工作和规章制度比较健全,集中领导和群众路线结合得好,干部作风深入踏实。
这个区层层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每个班由支委、值班副区长和班工会主席为主,包括班长和党、工、团小组长组成核心组;每个掌子由班长、组长、标兵、积极分子组成核心小组,在支部领导下,具体领导生产。这种办法既保证了生产的集中领导,又贯彻了民主管理的原则,促进了生产。他们建立了区长、班长、组长、工人的“四级负责制”,事事有人负责,人人任务明确。过去有些掌子不能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建立“四级负责制”以后,生产秩序大为正常,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他们在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采取了针对生产关键,发动群众,通过解决关键问题的办法。去年6月份,这个区在解决机电事故的过程中,建立了“固定司机,固定维护,固定工作地点”、“包检查、包运转”等制度,使事故不断减少。由于规章制度是总结了群众的生产实践经验,从群众中来的,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工人都自觉遵守。有些老工人教育新工人说:“这些规章制度,都是我们用血汗换来的,不遵守不行。”
这个区的干部在领导生产中,严格遵循从实际出发的指导思想,不浮夸,不讲空话,不追求昙花一现的突击高产,而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领导生产,组织波浪式的均衡生产和持续高产。每月订计划,都充分发动群众讨论,订得既积极又可靠。对于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则采取“三结合”的办法,一一切实解决。这样,士气愈战愈旺盛,月月完成计划。
第四采煤区所以能够持续高产,归根结底,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这个支部始终站在群众运动的前面,领导群众不断地向困难作斗争,顽强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这个支部的党员,绝大部分是思想好、生产好、出勤好、安全好、团结群众好的“五好”党员。他们在困难面前冲锋陷阵,真正起到了战斗堡垒的作用。职工们都很爱戴这个党支部。他们说:“有了我们这样的好支部,铁杆红旗永远倒不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