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建立通信联系 了解基层情况 贯彻方针政策 襄阳地委同生产小队信息相通 领导胸中更加有数,处理问题及时,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2
第4版()
专栏:

  建立通信联系 了解基层情况 贯彻方针政策
  襄阳地委同生产小队信息相通
  领导胸中更加有数,处理问题及时,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
本报武汉21日电 中共襄阳地委直接和全区人民公社生产小队建立经常的通信联系,扩大了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接触面。这种联系既深入地了解了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具体情况,又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方法一竿子扎到了底。襄阳地委实行这个办法以来,已经收到了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的好效果,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
去年10月下旬,襄阳地委向全区的生产小队长发出第一次信,建议建立彼此之间的经常的通信联系,要求他们直接向地委反映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问题,以及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情绪。随后,小队长和社员们就源源不断地写来了五千七百多封信件,广泛地反映了各方面的问题。地委办公室成立了处理来信的专门小组,基本上做到了对来信提出的问题条条有着落,件件有答复。他们还经常直接打电话到来信的小队,检查问题处理的情况。遇到重大的问题,地委专门派工作组去调查处理。
襄阳地区上下信息相通,有力地推动了党的政策的贯彻执行,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例如各地“三包”工作基本结束的时候,竹溪县天宝公社前峰五小队来信反映,生产队给他们的包产任务比1960年的实产量高得多,社员对实现包产任务没有信心。襄阳县峪山公社迎水生产队上寨小队写信问道:为什么生产队把原来规定不包产的新开荒地也包了产?地委在研究了这样一批来信后,感到有些地方还没有真正按照政策办事,“三包”还没有真正落实。于是,督促各地检查“三包”情况,使一部分生产队最后按照政策把“三包”落实了,鼓舞了群众争取超产的积极性。谷城县冷集公社阳光一小队写信反映这个生产队没有按月发工资,社员自留地上产的一百多斤粮食被队里无偿拿走了。地委接信后指定谷城县委帮助这个队压缩了不适当的生产费用,保证按月发工资,除了补发以前所欠的工资外,还把麦收以前的每月工资都存放在银行。社员自留地上产的粮食,全部退还。问题处理以后,这个小队的小队长又给地委写信说:“问题解决了,社员高兴得很,干劲大得很,一定要夺取丰收,把去年因水灾少收的粮食捞回来。”
第一线群众直接来信,反映了一些个别问题,但给地委提供了调查研究的线索,有助于问题的普遍解决。例如南漳县有三个小队来信反映,食堂需要的大锅买不到。地委常委会及时讨论了这个问题,并向各县了解情况。地委第一书记焦德秀去随县检查工作时还专门作了调查。结果,发现缺锅的现象较普遍,原因是各地有些老的手工业锅厂停产了,工人转业了。地委要求各地立刻采取措施,使停产的锅厂一律恢复生产。全区共恢复了五十六个锅厂,五百一十二个工人归了队,有的县还建了新锅厂。今年1月份全区即生产铁锅四万四千六百二十七口,加上互相调剂有无,基本上满足了群众的需要。
襄阳地委和生产小队经常通信,进一步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联系,促进了彼此的信靠。有的小队长接连给地委写信反映情况。
许多生产小队长在收到地委复信后,都非常兴奋,有的召开社员大会宣读来信内容,有的在食堂里念给大家听,有的还专门召开队委会讨论。因此,生产小队长和社员们从地委的复信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鼓舞。郧西县三官公社国光二小队食堂过去有不少问题,小队长写信给地委后,地委马上通知县委帮助解决,后来又打电话询问这个小队处理结果,小队长张国远在电话上激动地说:“问题已经解决了,好得很!社员们劲头很大。我们还准备继续写信去,对管理区和生产队的领导工作提出建议。”
襄阳地委通过这些来信,及时了解了下面的许多情况,使领导更加胸中有数,处理问题更加及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小队长和社员直接给地委通信,也已逐渐形成风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