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支援了农业生产提高了教学质量 中牟农业专科学校在农村办学三年获显著成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2
第4版()
专栏:

  支援了农业生产提高了教学质量
  中牟农业专科学校在农村办学三年获显著成绩
据新华社郑州21日电 河南省中牟农业专科学校从郑州迁到中牟县后,由于靠近农村生产基地,能够很好地把教学、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既便利了支援农业,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牟农专的前身是郑州中等农业技术学校,1958年由郑州市迁到中牟农村,改为中牟农业专科学校。当时有人认为农村条件差,试验研究不方便,不利教学。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学校设在农村,校内校外有广阔的劳动基地,为师生们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场所。现在,这个学校和附近公社、生产队挂钩建立教学基点,学校把理论性较强的课安排在课堂讲授,实践性较强的课安排到现场进行,使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实习、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比过去单纯在校内看标本、模型、挂图等收到更好的效果。
由于学校接近生产基地,师生们更便于下社下场向农民学习和总结他们的生产经验。他们先后多次邀请了农业生产能手和劳动模范到学校讲课,并从中总结出关于红薯火炕育苗,红薯贮藏,小麦和棉花丰产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丰富了教学内容。土壤科在总结群众经验后,编写出了“开封专区土壤调查”一书,并在教材里增加了当地土壤特性和盐碱土改良等内容,讲起课来也比过去生动具体,学生们普遍感到所学的内容比过去实际得多。农学、果木、蔬菜、畜牧等科教师也在结合生产实际的基础上制订出高、中级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写出了教学大纲和科学研究大纲,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基础。
师生们由于了解了农业生产的特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也逐步明确了学习和开展农业科学研究的方向。三年来,他们对各种作物、土壤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和试验工作,初步摸索出当地小麦、红薯、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丰产规律,对施肥、合理密植等方面的技术措施,都作了一些理论性的探讨,分别写出了一批专题论文,供有关单位参考。
迁到农村办学以后,学校在安排各项劳动方面也比过去主动得多。在安排教学计划的同时,能够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妥善地安排长期与短期、突击与经常、校内和校外以及专业性与非专业性的劳动,既支援了农业生产,也促进了知识分子劳动化。每逢农忙季节学校就组织师生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最近,这个学校又派出一部分师生到学校附近的县社,参加保畜、防治小麦锈病等工作,支援农业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