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使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生产实际 新会一中教师下乡下厂备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2
第4版()
专栏:

  使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生产实际
  新会一中教师下乡下厂备课
据新华社广州21日电 广东省新会县第一中学组织教师下乡、下厂备课,使教学与生产劳动更加紧密结合,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这一措施,是新会一中领导上根据教师们提出的要求而采取的。过去,这个学校的教师们备课时,主要是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和有关的参考资料,因为对实际情况缺乏了解,讲起课来很空洞。因此教师们普遍有下乡、下厂备课的需要。
教师们下乡、下厂备课时,新会一中根据各教研组各教师的不同情况,作了具体安排。有的时间比较长,有的时间比较短;有分批的,有个别的;也有结合一般性劳动和结合科学研究进行备课的。在一般教师下乡下厂备课之前,学校先把政治科教研组作为试点,组织这个教研组的九个教师分作两批,以一周时间到礼乐、大泽两个公社去备好“以农业为基础”这一课。下乡前,学校领导上领导他们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调查研究工作的指示和著作,并帮助他们拟订了备课提纲和备课的重点;下乡回来后又指导教师们做好总结。在政治科教研组下乡备课取得成绩后,学校就把他们的经验在全校教师中推广。
教师们在下乡下厂备课时,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实际进行。物理科教师容锦芳下到华侨电机厂去,用较短的时间,通过参加“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安装工作,弄清了这种发电机的构造原理。备好了有关三相交流机的课程。数学科教研组教师在讲授运筹学时,先到农村、工厂和邮电交通部门了解推行运筹学的情况,回校讲课时内容更生动。一位物理教师通过下厂备课后,对生产熟悉了,讲课内容比以前既充实又生动得多。由于教学内容能密切联系生产实际,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