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德赛宣告要增税 物价马上起涨风 印政府新预算激起人民抗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3
第6版()
专栏:

  德赛宣告要增税 物价马上起涨风
  印政府新预算激起人民抗议
据新华社21日讯 据印度报纸报道,印度财政部长德赛2月28日向议会提出1961—1962财政年度的预算报告后,立即引起了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和抨击。在这项规定要增加六亿多卢比新税来弥补财政赤字的预算报告公布后的几分钟之内,物价立即猛涨,德里出现了抢购风潮。
《印度时报》3月2日报道,“消费品价格猛涨,德里的人们争先恐后地到商店去抢购”。同一天的《印度快报》报道,在政府预算报告发表之后的几分钟内,大多数商店里香烟价格突然猛涨,物价普遍上升。
 各地抗议运动兴起
  德里成立全国性抗议机构工人农民坚决反对新预算
据报道,最近德里已经成立了一个全国性的抗议征收新的消费税的机构。
《印度斯坦时报》11日报道,在加尔各答,西孟加拉邦的人民已经展开斗争,抗议新税的提案。邦议会里的左翼政党已经决定在全邦展开反对新预算的运动。
据报道,当地的左翼政党响应了印度共产党关于展开反对捐税提案的全国性运动的号召,于3月9日在麦丹举行群众大会。
《新世纪》周报12日报道,孟加拉邦工会大会开始召集工人和雇员在全邦举行抗议大会和示威。消息说,这个邦的农民协会也呼吁农民们采取行动。在孟加拉邦的印度共产党领导人会见了其它政界领袖,以便建立一个基础广泛的统一的群众运动,举行一次“反捐税周”,组织集会和示威。
印度政府的预算报告在中小资产阶级中也引起强烈不满。《印度斯坦时报》3月3日报道,在阿姆利则,在德赛预算报告提出取消消费税的免税规定以后,将近六百家小型毛织品和丝织品制造厂面临倒闭。
这家报纸13日还报道,全国的黄铜制品工厂都已关门。有十万多名产业工人面临失业。在这以前,有二百七十一家小型毛纺织厂主已经于2月24日关闭工厂,抗议联邦政府没有以合理价格供应毛线。这使五千多名工人失业。
  报刊抨击德赛报告
  指责它加重了穷人的负担只便利大企业和外国资本
印度政府的预算报告还遭到许多印度报刊的强烈抨击。《德里时代》周报说,德赛决定从新税收中增加六亿三千多万卢比税款,“但是只有三千万卢比是来自直接税。其余部分将来自关税和项目很广的消费税,绝大部分是人民消费用品。”它指出,这个预算案“不过是打击一无所有者,而让富有者坐享其成的一纸告示而已”。
《国民先驱报》在3月1日题为“穷人的负担加重”的社论中说:预算建议“把一大批新的税收加在槟榔、烟叶、茶叶、煤油和布等普通消费品上面。同时,却不应有地减轻某些公司和某些靠红利为生的人们的负担。”
社论说,“据承认,在第二个计划时期内,物价总共上涨了25%。据财政部长说,在1960年,物价平均上涨了6.5%。”社论指出,“总的影响是,十年来的计划的成果大部分是普通人所享受不到的”。
3月5日的《新世纪》周报说,“德赛提出的1961年到1962年的预算是印度政府对老百姓的一个沉重的打击。”评论指出,在六亿零一百七十万卢比附加的间接税中,80%到90%将必须由市镇和乡村的贫苦群众和下层中产阶级来负担。纺织、机器制造和其他工业中的小企业主也将受到不利的影响。评论说,大企业或收入多的阶层将受不到损害。
评论说,预算所反映的实际政策是千方百计地使贫者越贫,并靠损害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帮助富者越富。评论指出,德赛讲话中说,“这个政府将不再对外来的公司的投资征收比对同类印度公司的投资更高的税额”,“这就为外国私人资本进入这个国家和在经济中占有更有决定性的地位敞开了大门”。
  垄断资本集团叫好
  说是十年来最明智的预算认为有必要给外资以特权
德赛的预算报告博得印度垄断资本集团的热烈喝采。比尔拉财团代表陶奇斯通在《印度斯坦时报》上写道,“这是十年来所提出的最明智的预算之一。”他说,德赛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实际地表示政府知道应当尽可能地鼓励外国私人资本和技术有效地参加印度的工业化。”塔塔家族的《商业周刊》3月4日社论的标题说:“德赛先生在征收新赋税方面表现了极大的技能。”印度工商企业家的代表组织——印度工商业联合会表示“大体上同意”预算报告的总的态度。它在就预算发表的一项公报中说,“委工会同意财政部长关于有必要给外国资本以特权的看法。”
人民社会党领袖阿索拉·梅达竟说:“让外国投资者得到同印度投资者同等待遇的建议是令人欢迎的,渴求资本的印度正需要这样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