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关于“周易”的讨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3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关于“周易”的讨论
  最近有些报刊陆续发表了几篇文章,就《周易》的问题展开了一些争论。这几篇文章是:冯友兰的《易传的哲学思想》(载于去年的《哲学研究》7—8期);李景春的《周易哲学的时代及其性质》(载于今年2月28日的文汇报);冯友兰的《易经的哲学思想》(载于今年3月7日的文汇报);繁星的《孔子和周易作者是怎样观察“变革”的》(载于今年3月9日的人民日报)。这三家的四篇文章,有不同的论点,现在作一综合报道如下。
《周易》是怎样形成的?它的性质又怎样?
《周易》这部书分《易经》《易传》两部分。《易经》的作者,据《系辞》说,“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又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李景春和繁星都相信这话。李景春而且十分肯定《易经》为文王所作,周公所补充。冯友兰却说,《易经》的经文是经过长时期的积累而成的,并不是一人一时的作品,可能到文王、周公时期,《易经》成了跟现在流传下来的差不多那样的定型,但是,它不是文王、周公一两个人的作品。
至于《易传》,冯友兰认为是战国末以至秦汉之际儒家的作品。李景春对这点没有异议。繁星则根据《史记》《孔子世家》强调孔子和《周易》的关系,认为占卦大概是当时儒家的职业本分,孔子便曾替学生占筮过。繁星全文并没有把《周易》的经和传分开来谈,也没有明确地论及《易传》的著述年代,只是说《周易》这部书留下了孔子和以后的儒家思想的痕迹,因此着重讨论了《易传》中所反映的孔子的保守派思想。
关于《周易》的性质,冯友兰认为《易经》本来是专为占筮用的,从春秋到战国末年,性质有了变化,就是人在占筮的时候,对于卦辞和爻辞总有一些解释,积得多了,就逐渐成为一个思想体系,这就是《易传》的哲学思想。李景春不同意这一说法。他认为《易经》不是专为占筮用的,它的哲学思想体系是在写作时便形成了的。《易经》的作者周文王是注重其所含有的哲学意义,并将这种哲学意义,这种规律性的朴素认识运用到待人接物中去,运用到教育中去,运用到政治中去的。繁星则认为,不要把《周易》中的占卦看作一种单纯的迷信,其实这也是古代人观察世界变化规律和总结斗争经验的一个方法。所以《周易》是殷周以来一部讲世界变化规律的书,不仅反映了当时人的世界观,而且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和阶级矛盾。
《周易》哲学是唯物主义呢?唯心主义呢?
关于《周易》哲学问题,三家的意见也不完全一致。李景春认为《易经》的作者文王在当时是站在改革的一方面,进步的一方面的。那么,文王特意宣传其哲学思想的著作《易经》自然也是进步的了。因此,他认为《易经》把万物看作是由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物质元素(乾坤等八卦便象征这八种东西)所构成,不但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而且比起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来,是能多从质的差别性着想的。
冯友兰认为《易经》对自然界的理解只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胚胎。至于《易传》,认为自然界的根源是阴阳二气,而“盈天地之间唯万物”,除了万物,没有别的;又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而人类社会是逐渐发展的。这倒像唯物主义;不过,这一部分是为它的唯心主义服务的。《易传》用唯心主义方法得到它的“代数学”以后,就认为可以“范围天地”;并且掌握它的人可以“先天而天弗违”了。这就是说,可以有脱离事物而单独存在的规律,规律是第一性的,因此,《易传》的体系基本上是客观唯心主义。
繁星认为《周易》是一部思想庞杂的书,而且有很多互相矛盾的地方,但它还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周易》中有多少辩证法思想?
冯友兰认为《易经》中包含的辩证法因素,仅仅在于阴阳这两个对立物的互相转化和“物极必反”的思想。而且只能讲这么多。《易传》却大大发展了它的辩证法。第一点在于它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变动之中,第二点在于它认识到事物自身包含有矛盾的对立面,一个事物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它还初步地认识到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一个是居于主要的地位,起决定作用的;另一个是居于次要地位,被动的。此外,它也初步认识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但是《老子》对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有所认识,《易传》却没有这认识,因之它所讲的变动只是循环的。而且《易传》认为在对立面的对立中,主要的不是矛盾,而是调和。“位”、“中”、“时”是《易传》中三个范畴,《易传》对这三个范畴的发挥都是为剥削的统治阶级服务的。
李景春的意见和冯友兰的相反,他认为《易经》本身的辩证法思想非常丰富。他说六十四卦的排列不但体现了矛盾动态的变化,还体现了量变和质变。还认为,《周易》作者虽然不可能懂得不断革命论,但体现了一种继续产生的矛盾转化。这样实现着新的否定,实现着不断革命。文王虽然不可能懂得革命阶段论,但是在《周易》经文卦次的排列中能体现阴阳推移的多样性,即体现矛盾变化的多样性。至于《易传》,只是对于经文及其所含的辩证法加以解释,只是起一种说明的作用。那么,《易传》对于《易经》的辩证法并未曾大大加以发展。
繁星认为,《周易》一方面有很多辩证的因素,也讲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还把自然界的变化过程归因于自身的矛盾;但另一方面,具有自然意义的“天”和“性”,忽然又变成了超自然的可以作威作福的“天”和“命”,而且它的变化规律,只有圣人才能掌握。繁星又认为孔子是为奴隶主服务的,是个大大的保守派。孔子的保守派观点是从《易经》得来的,《易经》落在孔子和孔门弟子之手以后,连它的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也被埋没到形而上学和唯心论的混乱当中去了。
《周易》哲学是不是一个封闭了的体系?
冯友兰说,照《易传》的解释,《易》可以说是一部规律的代数学。它虽然也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没有穷尽的,但是它认为它的代数学可以包括过去和未来一切可能有的规律。这样的体系是一个封闭了的体系。至于《易经》,还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它没有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李景春却认为《易经》作者不将既济卦作为最后的一卦,而是将未济卦作为最后的一卦,这就说明了《易经》作者认为事物是无穷尽的,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无穷尽的,因之,对事物的认识,包括对事物的规律的认识,是有待于后人的无限的展开的。因此《易经》作者并没有封闭了的体系。 (中华书局通讯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