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灾区完全能种好全部耕地 代古家子生产队通过讨论统一认识,决心克服困难不撩荒一亩土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5
第2版()
专栏:

  灾区完全能种好全部耕地
代古家子生产队通过讨论统一认识,决心克服困难不撩荒一亩土地
本报沈阳24日电 去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沈阳市郊八一公社代古家子生产队的干部和社员,通过辩论,消除了少数人主张少种地的想法,树立了灾区也要多种、坚决不撩荒一亩地的思想,制订出把现有土地全部种上、种好的有效措施,掀起备耕高潮。
代古家子生产队所耕种的土地,是沿浑沙灌区的一个纯水稻地区。去年遭受了水、虫、雹等自然灾害,粮食减产,给今年生产造成很大困难。在安排今年农业生产计划时,干部中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今年困难很多,多种地侍弄不好会减产,主张把占总耕地面积10%的二百四十亩地撩荒;另一种意见认为,有困难是事实,但只要鼓足干劲,发动群众战胜困难,就可以把现有土地全部种上,只有多种才能多收。为了统一认识,迅速把生产计划落实,生产队党支部组织干部学习了有关文件,并把这个问题交给广大社员进行讨论。
在讨论中,主张撩荒地的人说,去年灾重,今年人畜力弱,粪肥不足,多种地反而会减产,不如少种有把握。很多人反对这种意见,他们说:去年受了灾,今年也要多种地,多种才能多收。主要理由是:(一)为了度荒,早熟作物和蔬菜计划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如果再撩荒,秋季粮食产量就会大大减少;(二)今年粪肥没有增加,粮食单位产量不可能提高太多,如果少种地,总产量就会受到影响;(三)本地副业条件差,主要靠粮食生产,少种地少打了粮食,会影响社员收入,也要影响对国家的支援。经过反复辩论,大家一致认为必须把现有耕地全部种上,绝不能撩荒。
多种地才能多打粮的认识统一了,但多种了能不能种好?意见还有分歧。主张少种地的人举条件较好的1959年作例,说那年劳力多,畜力足,都没把全部土地侍弄过来,撩荒了一百来亩地;今年人畜力不足,种上也侍弄不好。反对撩荒的社员,将今年的情况和1959年做了对比分析,找出今年的优越条件,说倒了多种地侍弄不好的论据。他们说:1959年人畜力条件是比今年好,但那年备耕动手比较晚,今年备耕工作比那年早,组织生产也有了经验。那年牲畜虽然比今年多四、五头,强一成膘,但是那年队里缺种,光往返运输串换稻种就达十万多斤,影响五万亩土地没能及时翻耙,耽误了插秧;而今年稻种已经备足,不用运输,畜力虽然弱一点,只要精心饲养,也可以干过来。再说,公社今年又添了几台“东方红”牌拖拉机,帮助队里机耕的面积也会比那年多。经过这样一场对比讨论,大家都说:“多种二百多亩地没问题,大家鼓鼓劲就行啦!”
播种面积落实以后,生产队党支部又针对着今年存在的具体困难,发动群众,总结过去经验,订出了有效的保证措施。为了解决人畜力不足的困难,对以往的耕作方法,提出四项革新措施:(一)插秧要合理密植,先插6×6规格的田,后插5×6规格的田,因为先插分蘖多,后插分蘖少,这样既可全面增产,又能节省人工。(二)插秧、拔草先远后近。这样既可防止先近后远走路踏坏畦埂,浪费人工,又可做到全面照顾,普遍增产。
(三)蓄水深灌,除去杂草。决定今年撒播的二百多亩水稻,在小苗扎根和杂草长出时,用深水泡五到七天,然后撤水晒田,就可以除去杂草,节省很多拔草工。(四)合理施肥,肥瘠兼顾。根据肥料不足、运力紧张的情况,决定实行次地、远地施好肥,好地、近地多施粗肥的办法,这样既可避免远地运粗肥多用畜力,又能做到因田施肥,有利增产。此外,还要早育苗,早插秧,错开农活时间,以缓和人畜力在大忙季节过分紧张的情况。
由于计划措施来自群众,切实可行,广大社员极为满意,个个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十二台大车正突击拉城粪、送家肥;春播需要的种子已经备足,发芽率达95%;农具、绳套也都备齐。只等时间一到,即可投入春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