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稳定、全面、高速度发展畜牧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6
第2版()
专栏:

  稳定、全面、高速度发展畜牧业
  中共巴彦淖尔盟委会第一书记 巴图巴根
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因地制宜执行了自治区党委的“稳定、全面、高速度”发展畜牧业的方针——坚决贯彻依靠劳动牧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阶级路线——依靠人民公社的巨大力量战胜了1960年严重干旱,牧业生产获得持续跃进
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指导下,几年来,中共巴彦淖尔盟委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领导下,坚决执行了“稳定、全面、高速度”发展的方针,使畜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1958年以来,全盟各族人民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更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1958年到1960年连续三年跃进,牲畜的年平均纯增率达到13%,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年平均纯增率提高7.1%。1960年全盟的牲畜达到三百六十七万多头,比1957年增长44%,比解放时的1949年增长了两倍多;同时,牲畜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样的发展速度是巴彦淖尔盟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随着畜牧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巴彦淖尔盟牧区的政治经济面貌起了巨大变化,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空前提高,牧区群众多年以来“人畜两旺”的愿望已经成为活生生的事实。这是巴彦淖尔盟各级党的组织,十年如一日地领导各族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奋斗的结果。
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政治挂帅,不断地进行政治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畜牧业高速度发展的根本保证。为了使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思想深入人心,我们在农业区着重教育干部和群众克服了轻视牧业的倾向;在牧区,坚决纠正了单纯经营畜牧业、忽视农牧业互相促进关系和不认真执行发展牲畜头数与提高牲畜质量并重的作法。特别是经过1958年大跃进的实践和全民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牧民群众的政治觉悟空前的提高了。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大搞群众运动,是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实现畜牧业连续跃进的关键。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我们在以农业为基础,种植业和饲养业并举的思想指导下,坚持贯彻了“稳定、全面、高速度”发展畜牧业的方针。这个方针是党的总路线在自治区畜牧业生产上的具体化。以这个方针为指导,我们按照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地执行了不同的方针:在牧区执行了“以牧为主,农牧林结合,多种经营”的方针;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坚持“以农为主,以粮为纲,农牧林结合,多种经营”的方针。在畜牧业方面,牧区的方针是:“大力发展牲畜数量,积极提高质量,以水草、棚圈为中心进行基本建设。”半农半牧区的方针是:“坚持使役与繁殖相结合,以发展大牲畜为重点,充分利用自然牧场和零星草片,大力改良牧场,种植饲草饲料基地。”三年大跃进的实践证明,这些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我们坚持执行了这些方针政策,不仅牧区的畜牧业生产高速度地发展了,就是半农半牧区的牲畜也发展较快,已占到全盟牲畜总头数将近三分之一,为农业提供了大批役畜和肥料。牧区其它事业也有了迅速发展,各旗县甚至有些公社都建立了机械、乳品、毛皮等小型工业,牧民生活日用皮毛品基本作到了自给。除了畜牧生产以外,去年已有部分公社或大队粮食和饲料达到了自给或半自给,四个牧业旗之一的乌拉特中后联合旗达到了自给有余。这是草原上破天荒的新事情。
三年连续跃进的实践中,我们还深深体会到,正确贯彻阶级路线是正确贯彻党的政策的前提。几年来,我们根据各个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在牧区坚定地执行了“依靠劳动牧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阶级路线。我们在各项运动中大力培养贫苦牧民积极分子,加强基层组织,树立了劳动牧民的领导优势,从而使广大牧民积极投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贯彻阶级路线中,不断提高牧工的觉悟,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畜群是生产的最基本单位,牧工对一个畜群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事实充分表明,凡是在生产中注意了这一点,生产发展就快,相反,生产发展就慢或没有发展。因此,我们始终坚持了把牲畜管理权交给劳动牧民和基本群众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还大大提倡了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的“四同”作风和检查评比、召开现场会议、抓两头带中间等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开展了以“百母百仔”和“百母超百仔”为中心的“学、赶、超、帮”竞赛运动,从而解放了群众思想,促进了畜牧业的稳定、全面、高速度发展。
牧区人民公社的建立,为畜牧业的高速度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在牧区实现了以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执行了“三包一奖”制和劳力、草场、畜群、役畜、工具、棚圈设备“六固定”。80%以上劳力投入了牧业生产第一线,既保证了重点,又照顾了一般。因此在畜牧业发展的同时,多种经营和牧区基本建设都有了相应的发展。全盟牧区三年间打井(机井和土井)二万八千六百多眼,比1957年底的总数增长了四倍,扩大了无水的草场利用面积达两万多平方公里。人民公社统一规划、合理调配了冬春营牧场,使牧场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并且全面贯彻执行了“草、水、繁、种、管、防、舍、工”等增畜保畜八项措施,为有效地抗御自然灾害创造了条件。巴彦淖尔盟的牧区在大跃进的三年中,连续两年受到大旱灾。灾情最为严重的1960年,有的牧区雨雪未落,草枯水缺。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全盟各级党的组织和各族劳动人民,依靠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充分发挥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战胜了自然灾害,仍然获得了继续跃进。这一年的牲畜纯增率达到9.65%,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年平均纯增率还高3.7%,在巴彦淖尔盟地区畜牧业生产史上创造了奇迹。
当前,牧业生产战线上又呈现着一派大好形势。经过深入贯彻党的政策,充分调动了广大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以抗灾保畜接羔保羔为中心的增畜保畜运动正在展开,现已接产冬羔二十六万多头。二茬羔的配种也比往年多。在配种、改良、防治牲畜疫病等方面也取得了良好成绩。这就为夺取今年畜牧业丰收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决心继续高举三面红旗,进一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全面总结经验,并学习各兄弟地区的先进经验,戒骄戒躁,为实现新的一年更好的跃进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