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肯尼迪在寻求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6
第4版()
专栏:时事述评

  肯尼迪在寻求什么?
  谭文瑞
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他的就职演说中宣布:他的政府的政策是,“拥有毫无疑问地足够的军备”来“重新开始寻求和平”。两个月过去了,人们并没有看到肯尼迪政府在“重新开始寻求和平”方面有什么“令人鼓舞”的迹象,而它为了“拥有毫无疑问地足够的军备”而进行巨大的努力,却是十分明显的。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国内关于如何更有效地加强美国的备战计划的问题议论颇多。据美国报刊报道,在肯尼迪的命令下,美国国防部设立了四个委员会研究加速扩军备战的措施。这些委员会并且已经向肯尼迪提出了报告和建议,肯尼迪不久便将根据这些报告作出最后的决定。从美国政府官员和报纸透露的情况来看,肯尼迪政府将推行的备战计划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开足马力加强全面核战争的力量,同时也加强进行“有限战争”的能力。
肯尼迪在今年1月底向美国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宣布,他一上台就已命令国防部着手采取三个扩军的步骤:一是“迅速采取行动来加强我们的空运能力”;二是“迅速采取行动来加速我们的北极星潜艇计划”;三是“立即采取行动,加速执行我们的整个导弹计划”。肯尼迪的这三道命令相当清楚地表明了他的政府在备战方面所将采取的方针,虽然这些步骤还只不过是开始。
缩短导弹差距,准备全面的核战争,无疑的仍然是肯尼迪政府备战计划中的重点所在。艾森豪威尔在下台之前提出了一个军事开支高达四百二十九亿多美元而着重发展导弹的预算咨文,对于这个预算,据现任助理国防部长摩里斯说,肯尼迪政府是只会要求增加而不会减少的。肯尼迪上台之前也公开说过:美国为了建立“新的导弹系统”,“应当准备不论这方面花多少钱我们就付出多少钱”。
尽管艾森豪威尔下台前曾经夸耀,美国用于远程弹道导弹上每天的开支已等于1952年全年在这项武器上开支的十倍,肯尼迪对于他的前任在这方面的努力仍然认为不足。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说过,肯尼迪政府要加速“阿特拉斯”、“大力神”和“民兵”式洲际导弹的发展,以便使这些武器将比艾森豪威尔政府所规定的日期早得多的时候“可以实际用于作战”。肯尼迪在1月30日就决定在本财政年度内签订制造十艘发射导弹的“北极星”潜艇的合同,以代替艾森豪威尔原来决定制造五艘的计划。《纽约先驱论坛报》2月7日又透露,由于“民兵”导弹试验成功,新政府决定立即把这种导弹的生产计划加快一倍,即从艾森豪威尔原来计划的每月最多生产三十枚增加到每月制造六十枚。另外,美国陆军研究和发射主任莫尔斯2月23日向国会透露,在艾森豪威尔任内一度由于构造复杂多次试验和检验失败而未进行生产的“奈克—宙斯”反导弹导弹,也准备开始进行生产。
肯尼迪政府加紧发展导弹的计划,目的是企图在尽短的时间内消除美国在这方面落后于苏联的状况。不管美国许多宣传机器怎样竭力掩饰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导弹差距,华盛顿的决策人实际上对于美国在这方面的弱点是心中有数的。一些美国军事专家认为,在目前的核军备力量对比的情况下,要想发动即使是“所谓先发制人”的全面战争,也是没有胜利把握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1月23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相当露骨地谈出了美国统治集团对美苏导弹武器力量对比现状的估计和企图在1965年以前“弥合”这种“差距”的算盘。这家杂志把到1965年以前称作美国的“危险时期”,这就是美国还没有足够力量在一场全面核战争中取胜的时期。因此美国所要做的就是开足马力加速扩展美国的“核威慑”力量,以便尽早改变美国在军事上的劣势。
虽然肯尼迪政府目前致力于争取时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在这个所谓“危险时期”中完全不会发动全面核战争来进行冒险。据美国报刊透露,美国新的国防首脑仍在热中于研究在核战争中先发制人的战略。而且五角大楼已制订了一份包括苏联军事目标和重要城市在内的完整的进攻目标单名,据说这是肯尼迪政府作战计划的基础。同时五角大楼还在积极筹划建立所谓空中司令部和海上司令部,这些部署显然都是为了随时可以进行核战争作准备的。
加紧发展导弹武器、准备全面核战争并不是肯尼迪政府备战计划的全部内容。肯尼迪在1月底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就声明,他在扩充美国实力的努力中要考虑的“不仅是我们的核威慑力量,而且还有我们进行有限战争的能力”。美国的军事评论员鲍德温指出,在肯尼迪政府看来“对有限战争部队的需要比对战略武器系统的需要更迫切”。肯尼迪一上台就立即命令五角大楼加强美国陆军的空运能力,并且指派助理国防部长尼采建立“有限战争需要委员会”,研究迅速使常规部队的现代化等准备进行局部战争的措施。为了加强美国军队的空运能力,将比预定计划提前四年把五十三架新的运输部队和军用物资的飞机编入现役,其中包括三十架喷气式运输机。五角大楼最近同洛克希德飞机公司签订了一笔十亿美元的合同,向这家公司订购一百多架“能够在一天之内向全世界任何地区输送兵员或(军事)供应品的大型喷气运输机”。而根据“有限战争需要委员会”的意见,肯尼迪政府将要增拨二十亿或三十亿美元用来扩展常规军备。
“十五分钟的战争(指全面核战争)将不是所计划进行的唯一战争。”这就是肯尼迪政府的“新”的“全球战略”的观念。肯尼迪政府所以特别重视准备“局部战争”,是出于这样一些考虑的:
首先是由于看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美国在各处的阵地越来越不稳,美国企图加强武装干涉来镇压各地的人民革命。美国陆军少将马克斯·约翰逊在不久以前发表的一篇鼓吹准备边缘战争的文章中公开说,美国的基本问题是在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准备“边缘战争”,因此需要建立机动部队,增加空运能力,建立受过丛林战训练的军队。美国陆军部长施塔尔更是明白说,美国“要有高度现代化的、有双重能力的部队,以进行像在朝鲜和印度支那发生的,可能以较小或较大规模并且在不止一个地方再次发生的那种战争”。
其次,美国在争取时间缩短导弹差距的同时,为了以便于它加紧从事扩军备战的活动,又必须经常维持国际紧张局势。因之,不断地进行“有限战争”对它来说就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美国统治集团认为,大力扩充常规军备对于和缓美国严重的经济危机有很大的好处。虽然加速发展核武器给美国垄断集团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但是为了扩充常规军备而增加的军事订货,将会更有效地活跃军火市场,而刺激美国的经济。关于这一点,《华盛顿明星晚报》曾经透露了“有限战争需要委员会”的看法,它说,这个委员会已得出了结论,为了使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彻底现代化,“花在更多的新武器方面的开支将可以刺激经济和帮助肯尼迪的复苏计划”。由于肯尼迪政府要增加二十亿美元的军事订货,大批军火商已争先恐后涌到华盛顿去签订军火合同。而与军事工业有关的股票马上上涨。
人们不能不注意到,肯尼迪政府在扩军备战计划中的另外一个新步骤,这就是积极准备所谓“次有限战争”或者“非常规战争”。最近以来美国的报刊发表大量的消息透露,美国政府正在大力训练进行“游击战”和“反游击战”的“特种部队”。美国的报刊证实,肯尼迪就任总统以后,已下令把目前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布拉哥堡受训的这种“特种部队”由二千人增加到二千五百人,此外还要训练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土耳其、伊朗等国的军官。这种训练同时还在阿拉斯加、菲律宾、冲绳、维尔京群岛、巴拿马运河区和西德等地加紧进行。美国报刊毫不掩饰美国的这种做法的目的。《时代》周刊说:“肯尼迪命令进行的游击战训练,将为美国进行有限战争的能力增加一个新的兵种”。《纽约先驱论坛报》写道,这种“特种部队”的任务是为了帮助那些有可能遭到“游击队袭击的危险”的亲美政权。鲍德温说得更露骨:“现在世界上最需要游击战和反游击战术的‘热地点’是老挝和南越。”《华尔街日报》还透露,“在老挝现场,美国特种部队已经由一些顾问作代表,这种部队还可以在其他冷战战场出现”。这家报纸并且写道,“陆军说,这些人员能够由陆地、海洋或空中潜入共产党控制的国家。他们将在深入铁幕也许达二千五百英里的地方活动。他们能够把同情者(指反革命分子)组成游击队,骚扰和搞垮政府”。总之,美国在积极准备的所谓“次有限战争”,是为了加强武装镇压亚、非、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以及对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独立国家进行破坏和颠复活动。这显然是由于美国政府当局看到了到处进行武装干涉引起了全世界的反对,企图用更阴险和毒辣的手段来达到镇压革命和支持反革命的目的。《华尔街日报》就引用美国“陆军战略家”的话说,“派出大批美国军队将引起老百姓的反感,并且可能使当地的政府丢脸”,不如依靠这种“特种部队”好得多。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兰尼兹尔不久以前谈到美国的备战计划时说过,美国的“军事地位必须是广泛的、灵活的和富有想像力的”。这番话颇能道出了肯尼迪政府的备战方针:既准备打大仗,又准备打小仗;既发展核军备,又发展常规武器。这种“多样化”的备战步骤,事实上在上届美国政府也早已是在这样做了。如果说肯尼迪和他的前任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不管在哪一方面都更加狂热。因此许多国家的公正舆论指出,肯尼迪政府更富于侵略性,是完全有根据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