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关于儿童认识过程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6
第5版()
专栏:

关于儿童认识过程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
  刘静和
教学的一个任务就是通过教材教法等措施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因此,深刻地揭露儿童认识活动的规律,对于提高教学的效率是有着重大的意义的。关于这一方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从大跃进以来,即与有关学校协作,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的工作。现在,我们根据这些实验研究的结果,来对关于儿童认识过程的若干问题提出几点初步的看法。
儿童在学校中掌握知识是经过两个过程的,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实际应用。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直观、语言和实践作业等教学手段,促进这两个过程飞跃的完成。但是,由于学习的对象(如数学、语文、科学知识等)的不同,以及思维着的主体的主观情况(如儿童的年龄、生活经验等)的不同,完成这两个飞跃的情况也便不同。那末,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在掌握各部门的知识的过程中,要有哪些具体条件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两个飞跃呢?我们在实验中初步地摸索到一些经验,即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必须分析教材性质,抓住主要环节。
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形象、词和智力活动经常发生一定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随着学习的对象和思维着的主体的主观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首先应注意到的是客观对象的性质。儿童的认识活动随着认识对象性质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我们的实验结果说明,在儿童掌握数概念的过程中,需要从实物出发。但是,过多接触实物对数概念的抽象,反而会起消极作用(呈现十九次实物,反不如呈现五—六次,更能使儿童容易抽象出数的概念)。至于对词的掌握,情况则恰与此相反。虽然词本身已是概括了的抽象,但是必须使语音与实物多次联系,才能在儿童的思维中起概括的作用。因此,由于学科的性质不同,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不仅这样,由于同样原因,在同一学科中也因材料性质的不同而有采取不同教学方法的必要。例如,在学生掌握词汇方面,对于名词,使儿童多与实物接触,就能够使他们易于掌握(在掌握“书”这一词时,儿童拿书、翻书,比只看着书掌握得快);但是对于形容词如颜色等,则使儿童多次接触实物,反不如多次呈现各种带颜色的东西或图片使他们掌握得更快。可见分析学习内容的特殊本质,抓住它与学习者相互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是缩短认识过程的有效办法。
正是因为这样,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也要抓主要矛盾。但是,学习汉字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是字形还是字音抑或两者是相互结合的呢?实验证明,一年级学生按字形归类,一节课可以认识三十五个字;按字音归类,则只能认识二十五个字左右。另一个实验又证明了单独按同音归类或按同形归类或看图识字都有其局限性,只有三者互相配合并以字形为主,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因为一般常用字的字音和字义已为儿童在生活经验中所熟知,而字形在儿童的认识过程中则是一个新的因素(也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字形与字音在儿童脑中还没有形成联系。以上的一些研究也说明了学习汉字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是有缺点的,就是它使汉字主要矛盾不突出,以致使学生不能掌握汉字结构的规律,因而学得不快。至于为什么集中归类认字教学符合于儿童的认识规律?利用类似联想、对比联想是怎样提高感知觉的效率的?其生理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必须根据儿童特点,启发儿童的积极思维。
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是与儿童年龄有关的。根据我们的调查,只有极少数的五岁儿童能够掌握因果联结词(如“因为……所以”),少数的三—四岁儿童能够掌握空间关系词(如“在……上面”,“在……旁边”)和“五”的数概念。实验结果说明,在掌握因果联结词方面,教学对于三岁儿童没有效果;在掌握空间关系词和“五”的数概念方面,教学大大提高了三岁和三岁以上儿童的认识水平。但是,三岁儿童掌握“五”比较吃力,而四—五岁儿童则很快就可以掌握。在五岁和六岁儿童的英语教学试验(尚在进行)中可以看出,五岁儿童在发音矫正方面较易(在喉头肌肉电记录上也可以看出年龄上的差异),其他如发音的难易和词的记忆等也都随着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我们对学科间相互关系问题的实验中初步看出,在语文课内提前教学生学习说明数量关系的词,对于掌握算术是有帮助的。
根据以上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每个儿童的发展水平,在具体的条件下和一定的时间内是有相对的限制的,但是这个限制可以随着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我们既要遵守这个限制,又要在可能条件下突破这个限制。但是,究竟这些限制是什么?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突破限制?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
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曾经对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作了一些实验研究,获得了一些初步解决的意见。
学习对象的阶段性与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例如,数学本身是事物的数量关系的抽象,但是不同年龄的儿童,其掌握的过程也有所不同。在掌握数概念及简单运算时,年幼儿童要依赖由直观的实物的表象过渡到抽象的概念。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就幼小儿童说,表象是过渡到抽象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早利用表象,可以促进儿童不拘泥于具体实物,而迅速掌握抽象的数。例如,在西单一中心小学的六岁实验班中,我们用八个信封和五个信封投入实验用的小邮箱中,要求儿童运用为他们所感知过的八个信封和五个信封的表象来进行加法运算,这比直接用八个信封加五个信封摆在儿童面前使他们进行加法运算更为有效。但是,对中、高年级的儿童如还用表象使他们进行运算,那末表象就反而起消极作用了。实验也表明,解决应用题的有效方法是找出未知数,用X符号标志,再按所给条件来列出数与数之间关系的方程。在学习数学的规律时,利用符号如A、B、C代表数字来说明数量关系,比用数字时掌握起来更为容易,因为在从数量的关系抽象概括出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儿童可以不受数量大小的限制的影响(用具体数字的一组儿童,时常因看到“8”比“5”大,而把和差的关系也弄错了)。
儿童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掌握水平,除了与他们的年龄有关以外,还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关。我们曾对3—7岁的儿童进行过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结果说明,小商贩家庭出身的儿童的数概念及运算能力的发展情况比大学教授及职员的同年龄的儿童好得多,这说明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儿童过去经验的利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还需要注意经验的改造。因为掌握新概念经常要以人的过去经验为依据,在新东西产生的过程中经常要对旧东西加以改造。例如,我们在西四中心小学一年级班,实验儿童掌握加法应用题,发现儿童把生活经验中的“鸟飞走了”这一个减少的概念与应用题所问的“共飞走了几只鸟”这个加法概念混淆起来,以后经过用实物的演示指出“一共多少”是这个应用题的主要问题,就使儿童易于抛弃旧联想,形成新联想。至于高一级的概念,如在是非和道德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就更需要将日常生活经验加以改造了。
利用什么中介环节(如图片、实物、表演、口头说明等),即主要利用儿童哪些分析器官(如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和利用大脑皮质怎样的活动(如对比分化、联想综合等),才能使认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呢?这也随着认识对象的性质和儿童的特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我们协作单位之一)研究了二岁以下婴儿在运动分析器参与下对词的掌握的情况。结果证明,让儿童多次用手接触实物,对促进儿童掌握新词有很大的帮助。又如学习“红旗”一词,把红旗挂在墙上让儿童看,须教多次才能使儿童掌握;而当让儿童手中拿着红旗舞动时,教师教一次,儿童就能掌握了。但是,我们的实验(对发展水平较高的三岁儿童),同样地结合儿童的运动感觉来帮助儿童学习新词,其效果却并不明显。另一实验(预试实验)还说明,用图片与词相结合来帮助儿童掌握新词,其效果在某些方面反比单用实物为好。例如,对“图章”这个名词进行教学,儿童反而能掌握其本质特点——“刻有名字的小木块或石块”;而用具体东西教学的儿童,却只认得用作为教具的那一块图章。用图片教学的效果,在四岁儿童身上比在三岁儿童身上又较明显。一般地说,对动词的掌握在学前阶段的各年龄儿童说来,有运动分析器的参与(如作卷纸、插秧等活动对学习“卷”、“插”等动词)都较有效;对颜色形容词的掌握用对比的方法,使新的概念与已掌握的概念作正、反的联系,掌握起来也较容易。但是,这些都只是尝试性的研究,需要继续进行深入的探讨。
在儿童认识过程中,成人的词的帮助有着很大的作用。例如,在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时,他们对于物体数量多少的认识往往受到物体空间排列形式的影响,如同样十五个小汽车聚积在一块时常被误认比分散时要多。但是我们的实验说明,如果成人用概括的一句话向儿童指出“凡是数的数目一样,它们的多少也就是一样”来帮助儿童,则三岁的儿童也能摆脱这种空间知觉的影响。我们认为,这种词的调节作用,是具有第二信号系统的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反映活动的根本不同点,这是人类认识的过程可能达到高度的抽象概括的基础。但是,对于哪些知识部门和哪些年龄儿童应该怎样利用成人的词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则还是需要继续研究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分析教材、组织内容和了解儿童,从儿童的实际出发,是成功教学的必备条件,也是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的有效方法。但是,这些条件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是儿童的积极性。实验证明,思维积极活动的状态不同,学习的质和量也便有不同。至于怎样才能调动积极性?什么时候产生积极性?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了解不多。但是,我们根据在实验过程中的初步观察,在这一方面也有一些推想。(一)使儿童对学习的社会意义有明确的认识,可以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例如我们在景山学校一年级进行英语教学,起先对这门功课学习的目的性和重要性没有交代清楚,儿童认为英语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语言,都不愿学;后来教师反复向儿童说明学习外语其中包括英语的重要意义,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提高了。(二)把学习任务交代明确,可以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例如在劳动课中,当儿童一入车间时,我们就将产品的社会意义交代清楚,对当天的产品要求指标和注意事项也作了详细说明,儿童的积极性就显著地提高。(三)使教材和教法适合而又能发展和提高儿童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不过分困难而又有稍高出于儿童原来水平的东西),可以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例如,从具体的事物到抽象的概括对于儿童往往是有困难的,但是突出了表象的过渡阶段就可以促进儿童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缩短算术教材的循环圈,打破了十以内的循环,及早进行超十加法,会提高儿童的积极性。此外,教规律、讲方法、留任务,以及师生边讲、边问、边答、边评等等,也都可以促进思维的积极活动。
关于儿童的认识过程还有许多其他问题,本文都没有加以讨论。儿童认识过程的问题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教学改革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以上所列举的实验研究仅是极初步的,都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但是我们的经验说明,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最忌孤立地进行,而必须结合教学工作。在总的方面,必须体现教学改革精神,在解决儿童全面教育问题的同时,总结出关于儿童认识过程的规律。至于研究方法,可抓关键年龄的儿童,如二岁前后的儿童(开始掌握语言的时期)、六—七岁的儿童(入学的年龄)、九岁左右的儿童(入队及可以正式参加生产劳动的时候)和十一—十二岁的儿童(接近青春期),来研究某些认识过程的转折点,如儿童如何从不会掌握是非概念到掌握是非概念,又由掌握概念到正确运用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的转折点等等。一般地说,可以就一两个主要学习问题作系统的深入的研究。例如,关于掌握语文的问题,可以从学前儿童掌握词汇起到学生掌握古典文学,安排几个关键点作重点研究。但是,对某一个深入的问题如儿童掌握自然科学知识或直观教具与词的相互作用等问题的研究,也可以对某些大脑发育不全的、聋哑或失明等有特殊情况的儿童来作对照研究。
我们的工作还在开始阶段,以上看法还是很不成熟的,希望得到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的指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