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博山陶瓷厂四面八方齐动手 细查深究连破增产难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7
第1版()
专栏:

  博山陶瓷厂四面八方齐动手
  细查深究连破增产难关
本报讯 据大众日报消息:山东淄博市博山陶瓷厂加强调查研究,连破增产难关,使日用陶瓷品产量日增,质量提高,品种增多。3月份1至7日平均日产量达到十八万一千多件,比2月平均日产量提高15.58%。
这个厂今年计划生产品种多样的饭碗、盆、罐等七千万件,比去年实际产量增加6.32%,因此带来了劳力、设备不足等困难。工厂党委为了摸清实际情况,寻找解决途径,采取领导干部、科室车间人员、工人三结合的方法,组织四十多人分别组成四个调查研究组,从产品质量、劳动组织、原材料消耗、设备利用等八个方面,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他们一面细查细比,一面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访问,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结果,找到了工作中的关键,并且发动群众连破增产难关。比如按照今年扩大的生产计划,全厂需要增添三百多名工人。这批人力从哪里来呢?他们首先围绕这个劳力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他们发现今年生产工人和非生产人员的比例有些变化,非生产人员增多了。1959年生产工人占全厂总人数的90.54%,现在只占到80.99%。又发现工序之间的劳力安排不平衡,影响了生产进度。如长期以来成型工序不能适应烧成工序的需要,就是因为成型工和烧成工的比例不适当。针对这些情况,全厂立即减少非生产人员和辅助人员,为生产第一线充实了二百七十七名技术工人,各车间也适当调整了工序之间的劳力。工人不足、工序之间不相适应的问题就基本得到了解决。在研究设备不足的问题时,他们发现许多设备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如第四车间第一组的七台成型机,只用了两台;加工车间二工段和六车间原料加工工段有四台球磨机,由于维修不善长期没有使用,还有些设备由于操作技术不高,生产效率很低。于是,他们发动职工加强设备维修、提高操作技术和适当调整各车间的设备,基本上解决了缺少一百多台设备的问题。
调查研究组对于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原料消耗,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们找到质量不好和原材料消耗大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不善,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没有坚持执行。他们对全厂七十一种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审查、补充和修订。对于关系原料消耗和产品质量的重要规章制度都立即认真贯彻执行。此外,在降低材料和燃料消耗方面,调查研究组也找到了许多办法。原来全厂计划增添三百多立方木材做板条,经过和工人研究,适当增加板条放碗坯的密度,只需要增加一百多立方就够了。在煤耗上,过去只安排大件,不安排小件,窑内空隙很多,不能充分利用窑的容量,因此,每万件产品要多烧煤一吨以上。现在大件小件一齐安排,充分利用窑的容积,全年约可节约煤炭万吨左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