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求是”日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8
第3版()
专栏:

  “求是”日记
  国营武汉市曹正兴刀剪厂副厂长 刘华高
  3月6日
根据厂党支部的决定,今天我带领着技术人员、老工人去访问销售我们产品的百货商店和用户,征求意见,了解我们刀子的质量究竟有些什么问题。
我们厂里有的职工有这个想法:“曹正兴”菜刀,是武汉市的传统名牌产品,前能切、后能砍,经久耐用,工精艺巧,十分畅销。质量还会有多大问题?不过,大多数职工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最近,大家学习了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公报,进一步认清了当前的大好形势,生产干劲更足了。人多议论多,都在议论要进一步提高刀剪产量和质量。对怎么提高质量,大家都说,要听毛主席的话,到群众、到实际中去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我们生产的东西究竟好不好,是红是黑,要让“过手人”来做结论。
连日来,下着喜雨,春寒袭人。但我们求“是”心切,热情很高,穿街过巷,迎风顶雨,访问了江汉路百货中心门市部。这里集聚着活跃的人流,五金柜上,顾客正在选购自己需要的东西。他们对商品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精心挑选,试了一件不行,再试一件……。这给我们很大启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仅需要的商品多,而且要求质量高。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上精益求精,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我们在那里站了一会,就去找门市部领导,向他们说明了来意。他们热情地接待我们。经理还指定营业员华成西同志和我们谈情况。华成西盘刀剪已经多年了,算得是个熟手。他开门见山地说:“你们厂出的刀子很好。包调回换,可是来换的人很少。但根据顾客平时反映:有些刀面不平整;刀型不一,同号的刀子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刀口不齐,刀柄不紧”。“另外”,华成西补充说:“现在公共食堂多了,需要更多的大切菜刀,希望你们能多生产一些。”我们觉得这些意见很中肯,很宝贵,都认真地作了记录;不会记录的老师傅,也很注意听,望着华成西谈话,目不转睛。临走时,营业员们还热情地说:“产销之间隔着几道桥,有意见很难转,你们这一来,产销之间就通气了。”
晚上,读了《红旗》上的《调查研究的态度》,感到需要把“访问”更深入一步。
3月8日
我们又访问了国营“老会宾”餐馆。“老会宾”用我们厂里刀子的时间最长,刀子型号较多。餐馆支部介绍了有经验的厨师彭启昌给我们提意见。彭启昌捏着在最近买回的一把砍刀说:最近买的这批刀子不错,不过砍力还不硬,这主要是钢火还不太好。刀型设计也需改进一下,刀的重量能适当增加,用起来就得力些。工人曹俭海还跟彭启昌对改进刀型进行了具体研究,用秤称了刀的重量,仔细观察了刀口的钢火。
接着,我又到他们“车间”里,看看他们切菜,自己也趁便试一试,看刀子究竟好不好用。一进后厨,炉上锅罐,热气腾腾。厨工们在为顾客紧张地忙碌着。
“红案”上,杨经理正和厨师喻从寿等在砍剁鱼块。我跟他们打了招呼。经理是厨师出身,用刀很内行。他把我们厂出产的较好和较差的刀子都拿了出来,在案板上猛拍几下:质量好的——当、当、当!响声铿锵;质量差些的——砰、砰、砰!响声像“哑铃”。厨师喻从寿从十二岁起就做“红案”,近三十年一直用我们的刀子。他边剁鱼块边说:“党真关心人民生活,菜刀卖出了,还要派你们来检查质量,只有社会主义企业,才对人民有这种高度负责的精神。论到你们做的刀子,好是好,不过钢火上还欠些功夫。用不卷口,但还不大‘快’、不大利索。”趁喻师傅喝茶,我拿起砍刀,使了一股子劲,才砍了几块。这虽然是因为我的技术不行,但也证明刀口还不太锋利。使我联想到如果常年用这样的刀子干活,那的确是件累赘事。这就更深刻地领会到“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着想”这句话的重要意义了。
3月10日
通过这几天的访问,受到了许多启发。但调查研究只是手段,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要进一步改进质量就要找老师傅们商量。想到这里就一溜烟骑自行车到了车间。车间里,炉火熊熊,铁锤下,火花喷溅,大家正在集中精力干活。我找了雷元福、胡家万、汤至堂等几位老师傅,向他们转达了“访问”中听到的意见,请他们为提高产品质量献计。雷元福老师傅讲话特别仔细,他连说带做地讲:“刀面不平主要是不能减锤,要打均匀;刀口夹钢要平均,开口深浅要适当,不然刀口就不‘快’……我们的刀是有这些毛病,顾客提得对。”他发言之后,其他的师傅也谈开了。都说访问用户是个好法子,更能了解我们刀子的优缺点,能找到提高质量的依据。胡家万是个打刀的能手,他说:“要提高产品质量,光关着门搞不行啦。我们打刀,群众用刀,两下结合起来,事情才好办。以后我们应当经常到群众中去虚心地听取意见。”根据初步实践,我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把访问用户、征求用户对质量的意见作为一项制度,坚持执行下去,并使它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对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是大有帮助的。 (原载《湖北日报》,本报有删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