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在集体的土壤上开花结果——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8
第4版()
专栏:

  在集体的土壤上开花结果
——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中国乒乓球队1953年开始第一次参加世界锦标赛,仅仅过了七年多,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球队成长为世界闻名的劲旅,并在1959年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了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这是解放后我国群众性乒乓球运动广泛发展所取得的一个丰硕的果实。
大约在四十年以前,我国上海、广州、南京、天津等少数大城市开始出现乒乓球运动。但是,解放以前的三十多年,参加这项运动的只限于少数有钱的人和部分学生,基础薄弱,技术也无从提高。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我国乒乓球运动员一直使用木板,球的规格也不一致;即使一些比较著名的选手,也只会一般的攻球和挡球技术。1948年国民党政权在上海举行的所谓“第七届全运会”,参加乒乓球比赛的也不过几十个人。至于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同外国运动员接触的机会,那就更少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乒乓球运动获得了蓬勃的发展。解放以后的十一年来,乒乓球运动迅速普及到广大城市和乡村。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这项运动逐渐成为群众喜爱的活动之一,经常参加这项运动的人数以千万计。很多厂矿、机关、学校和人民公社,即使是几十个人的小工厂和基层单位,都有乒乓球运动的设备和业余的乒乓球运动员。
1952年,在北京第一次举行了全国性乒乓球比赛,此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比赛。到1958年,参加全国比赛的已经扩增到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单位,三百多名各族男女运动员。1959年以来,我国各地举办了规模更大的群众性乒乓球比赛。1960年,首都各区曾先后举行过万人、五万人、十万人的群众性乒乓球比赛。上海去年参加基层乒乓球比赛的达到六十万人次。在这些群众性比赛中,干部、工人、教师、学生、售货员、三轮车工人、城市人民公社社员等,都上阵交锋。哈尔滨的青少年们曾经自己动手利用废料制作了十万多副乒乓球拍和二千三百多个球台。
在群众性乒乓球蓬勃发展的基础上,我国乒乓球坛上出现了百花争艳、新人辈出的兴旺景象。在历届全国性乒乓球比赛中,没有一位男女选手能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冠军的称号。目前,我国除拥有容国团、王传耀、徐寅生、杨瑞华、庄家富、丘钟惠、孙梅英等经验丰富的著名选手外,还出现了庄则栋、李富荣、胡克明等大批有才能的新手。这些乒乓小将在国内、国际乒乓球比赛中,都取得了优良的战绩。
党和政府的重视,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我国著名选手王传耀,解放以前就喜爱乒乓球运动,但当时他连球拍都买不起。解放以后,他的运动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过去因家境贫困染上肺病的容国团,在党的关怀下迅速恢复健康,在世界乒乓球坛上为祖国争得了最高的荣誉。我国每一个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成长,都包含着许多战友的智慧。正如容国团所说:“我的技术来自集体”。
几年来,我国群众性乒乓球运动和我国乒乓球选手在国际比赛中表现的旺盛的战斗意志、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和虚心学习的精神,在国际乒乓球坛上享有良好的声誉。现在,我国乒乓球运动员正在热情地迎接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准备在同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朋友们的接触中,把乒乓球运动的技术水平和中外乒乓球运动员间的友谊推向新的高峰。(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