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鲁迅先生怎样对待写作和编辑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8
第8版()
专栏:

  鲁迅先生怎样对待写作和编辑工作
  许广平
三、鲁迅先生在写文章以前,通常要作那些准备工作
鲁迅在写一篇稿件以前,常常有一个很长的酝酿时期。有时候遇见朋友,他就会谈起来,说他看到了什么材料,想写个什么东西;有时候也不讲,静静地读书,默默地思索,或者暗自打腹稿。有时候,看起来鲁迅写得很快,但这是日常不断地、多方面的学习、积累的结果,是勤学苦练的结果。他从来不浪费一点一滴的时间,有机会就读书。他几乎是时刻准备着拿起笔来战斗。他常说“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进去了”,这就是指学习。
他不但读书,也愿意多增加一些感性知识。鲁迅在上海的时候,常常去看电影,在北京他常常到现在的北京剧场去看电影,但是看的次数比在上海的时候要少些。鲁迅对看电影不是单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增加感性认识,这也是一种学习。看过电影,鲁迅有时候也利用电影的材料写东西。记得当时,他对反映非洲情况的影片很感兴趣,他很关心非洲人民在比利时、法国等殖民者统治下的苦难生活,了解非洲的丰富的天然资源。他说:“非洲我们是不会去的了,能在电影中了解了解也是好的”。此外,鲁迅也很重视从实际中获得知识,如像参观展览会、研究有关动植物的书籍等,尽可能地多去观察和了解。总之,他所汲取的知识是多方面的。
因为有这样的经常积累,再加上记忆力好,脑子里总是储备丰富,无论古今中外、大小题目,他都能应付自如。这是他刻苦地、勤勤恳恳地工作的结果。他所积累的各种材料,都是经过自己的一番熔化的。
鲁迅在写作前不写提纲,甚至写一些较长的文章也不写提纲;当他拿起笔来的时候,文章已有几分成熟了。他从不临时找材料,有时候也在写作前翻翻书,那是为了证实自己记忆的确切程度。至于材料、构思,那是在下笔以前就已经想好了的。
四、鲁迅先生怎样修改自己的稿件
鲁迅怎样修改自己的稿件,从鲁迅留下的手稿中可以看到一些迹象。从手稿中可以看出,鲁迅的修改多半是个别的字、句子,整段整页的删改是没有的。
他的写作态度很认真,随随便便一挥而就的文章,在他是从来没有过的。他曾说过:“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见《答北斗杂志社问》)。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前面已经提到,他在写文章以前,总是经过深思熟虑,腹稿打好了,就提起笔来,一气呵成,所以初稿往往就是定稿。
鲁迅的手稿一般都写得很整洁,改动得很少,但有时改动一字一句,都经过细心推敲,比如《为了忘却的纪念》这篇文章中有一首诗:
惯于长夜过春时,
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
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
月光如水照缁衣。诗中首句“惯于长夜过春时,”原来“夜”字后面是“度”字,后来自觉不妥,就改成“过”字了,这一字的推敲是经过相当考虑的。后面“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两句,在1932年7月1日日记上是写的“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写《为了忘却的纪念》的时候,“眼看”改成了“忍看”,“刀边”改为“刀丛”,虽然两字之差,但是更深刻地表达了鲁迅当时的愤怒心情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
又如在《死》这篇文章里,有一句原来是这样写的:“大约我们看待生死都有些随随便便,不像欧洲人的认真了。”后来改成:“大约我们的生死久已被人们随意处置,认为无足重轻,所以自己也看得随随便便,不像欧洲人那样的认真了。”前者容易被人当作一句平常的话,而后者却明确地表现出它的战斗性和它的深刻的社会意义了。这样的例子,在《鲁迅全集》中是很多的。
〔未完待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