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四扇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8
第8版()
专栏:

  四扇屏
  解放军某部 杨国琛
这天晴空万里,春风拂面,院中的桃蕾散发着阵阵清香。战士们与几位老人围坐在敬老院桃树下,无拘无束地唠开了家常。说说笑笑,一时小院里火暴暴的。呆在北房中的宋和老人,正和指导员守着张桌子忙活什么,老人提笔,指导员研墨,不一会吸引了一圈人。
宋和老人是庄上知名的“画家”,别看自小当长工,大字不识,但心灵手巧,能画一笔好画,庄里开个会或谁家新盖间房,都要请他卖一手,添点光彩。老人呢,倒是一请便到,有求必应。今天探亲队到敬老院,使宋和老人兴奋异常,竹笔一挥,不大一会工夫,一幅四扇屏摆在了战士们面前。
只见白白的道林纸上,浮着透黑的图影,逼真的形象栩栩如生,很引人注目。头一扇屏上,有间斑斑驳驳的茅草屋,一个披头散发的妇女,紧搂着个鼻青脸肿的娃子躺在草窝里,站在旁边的痴呆呆的男人,仰望着阴沉、乌黑的苍天,两手无措的默默地痛哀……。这活影活现的景象,触疼了战士们的心,都沉重地低下了头,宋和老人吃重地眨了眨湿润的眼睛,说:“那是大灾年,连病带饿的铁锤和他娘活活的断了气……要是她娘俩活着,咳……。”说着,老人哽哽咽咽的坐在了椅子上。
老人擦了一把热泪盈眶的眼睛,指了指战士们面前的第二扇屏,说:“苦日子打这年才算过去啦!”忽见,明光光的太阳下,有所崭新的小院,几个人围在炕上,像研究什么事,迎门镜框内的毛主席像微微发笑,窗外的一只大公鸡打翅啼鸣……。老人百感交集地说:
“解放后,乡亲们选我当农会主任,打倒了地主,咱家分了地、盖了房,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这年还成立了合作社,乡亲们干劲可足啦!”说到这里,老人黑皱皱的脸上,浮现出欢快的笑意。一直沉闷的战士们,嘻嘻哈哈、交头接耳,紧张的心情舒展开了。
第三扇屏是公社的缩影。清澈的渠水流向干裂的土地,浇灌着枯黄的禾苗,站在岸上的社员们举手高呼;下边一辆拖拉机正在春天的田野奔驰,箍着白毛巾的女拖拉机手,咧着小嘴像唱什么。宋和老人笑迷迷地说:“公社底子厚、力量大,挖了水库、修了渠,去年虽是百年未有的大旱灾,咱们社还是收了七成年景。”这时,老人捋了捋胡子,望了指导员一眼又说:“最近社里添了拖拉机,姑娘们正忙着播种,她们说今年要大夺粮食、棉花,让解放军同志吃个饱穿个暖哩!”顿时,一片赞赏的掌声冲出屋外,飘向春天的田野。
第四扇屏刚一打开,老人欢快的笑脸立时沉了下来。他语重心长地说:“同志们,苦难的日子咱们是过去啦,可国民党反动派和美国鬼子还霸占着台湾,那里的孩子、妈妈们……”老人家干瘪瘪的眼眶里,喷射着刚毅顽强的火光,严峻的面孔使人信服他的决心、壮志。老人颤抖着双手,介绍了这一扇的画意。一眼望去,在汪洋大海中有个孤零零的荒岛,两个骨瘦的孩子守在妈妈尸体旁,向大陆上的五星红旗呼救。战士们激怒了,“保卫祖国,解放台湾!”指导员像下命令似地吼了一声。战士们立刻整装列队,个个挺胸握拳的等候着。温暖、舒适的小屋,瞬间变成表决心的练兵场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