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戏保人”和“人保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29
第7版()
专栏:文艺随笔

“戏保人”和“人保戏”
 李大珂
一出戏,从创作到演出,有三度创造过程。剧作家写出剧本,给演出提供了基础,这是第一度创造。艺术人员(包括舞台演出的各种专业工作者),根据剧本,进行艺术创造,把它体现在舞台上,这是第二度创造。对观众来说,其实也参加了这个创造过程——不同的观众,根据各自的生活经历和审美经验,对演出有着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这种欣赏的过程,就是第三度的创造了。所以,有了剧本,只不过是整个艺术创造过程的开始,而不是创造的终结。一位戏曲作家曾说:譬如炒菜,我们写出了剧本,菜还没炒熟,经过演出之后,戏“立”起来了,菜才算炒熟。对参与这些创造过程的所有人来说,正确地理解和对待这个关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对戏曲艺术的创造来说,剧作者在进行写作的时候,除了考虑剧本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结构和语言等专业问题之外,还考虑到导演、演员以至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专业特点,考虑到观众的欣赏特点和要求,那么,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当行出色的编剧。正因为戏曲艺术的创造有这样一些特殊过程,所以,有些剧作者写的剧本,不仅具有能够吸引观众的
“戏”,而且给舞台艺术家们的创造留下了发挥的余地。对这种剧本,人们有时以为是“戏保人”的。也有一种剧本,单从文学的角度上来看,也许是无可非议的,但对舞台艺术和观众心理考虑得不够,虽给艺术家们提供了再创造的基础,却需要有创造能力的艺术家们苦心经营,使得它也能够符合并满足舞台艺术的特殊要求与观众的欣赏要求。对这种剧本,人们有时以为是“人保戏”的。
一般地说,演员们是愿意处理那种“戏保人”的戏的。但也不尽然,有些演员,明知是“冷戏”,却故意去碰它。譬如已故的京剧名演员谭鑫培,就曾把《南阳关》和《珠帘寨》给唱“红”了。《宇宙锋》原来并不是很能吸引观众的一出戏,但梅兰芳同志却硬要琢磨它,也把它唱“响”了,甚至已经成为梅派的代表剧目。
这种戏能够放出了新的光彩,自然是“人保戏”的了;对敢于“碰”这种“冷戏”的表演艺术家来说,他们是有胆、有识、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的。有胆,是说他们明知戏“冷”,却敢于去“碰”;有识,是说他们能根据客观条件,如考虑到剧本是有被加工的可能的,剧本是有可能发挥自己的艺术特色的,等等,来进行艺术创造的。自然,还需要演员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有进行这种创造性劳动的主观条件。看起来,胆,是演员在艺术创造上所要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识和艺术修养,是主观和客观的条件。这些方面,缺一不可。对演员们来说,应当要求自己具有“人保戏”的胆、识和艺术修养。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对剧作者来说,却不应当满足于那种不考虑第二、三度创造的第一度创造。到我国讲过学的一位苏联戏剧专家曾经对演员们说:“要尊重剧作家的每一个标点符号!”这是对演员们说的,要求他们在语气上以至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上,严格地、充分地发挥剧本所提供的一切。那么,对剧作者来说,就应当充分考虑到舞台艺术的特殊要求,考虑到戏剧的(观众欣赏的)效果。特别是戏曲剧本,剧作者笔下的一个“神气介”、
“开打介”,就需要导演和演员匠心独运,进行创造,在舞台上表演若干时候。京剧《坐楼杀惜》中,当宋江发觉装有梁山来信的招文袋遗失以后,回楼寻袋的大段做工,剧本上只不过是寥寥几个字的台示,演员却须大大发挥一番。可见,正确地对待戏曲艺术创造的整个过程,对剧作者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想,剧作者也应该要求自己具有“戏保人”的胆、识和艺术修养。
如果剧作者能够以“戏”保“人”,而舞台艺术工作者们又能够以“人”来保“戏”,使这两个方面在一出戏的艺术创造过程中统一起来,那么,对我们这些参加第三度创造的观众来说,就有可能欣赏到精彩的好戏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