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认清当前大好形势 缅怀先烈爱国精神——纪念1911年3月29日广州起义五十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30
第4版()
专栏:

  认清当前大好形势 缅怀先烈爱国精神
  ——纪念1911年3月29日广州起义五十周年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 熊克武
今年3月29日,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的五十周年纪念日。五十年前的这一天,在广州爆发了一次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给残民媚外的清廷以沉重的打击。这次起义,是由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同盟会所组织与发动的,也是在辛亥武昌首义之前的一次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起义。当时,国内反抗清政府残暴统治的人民群众运动风起云涌,仅1910年一年间,就发生饥民暴动达八十次,抗捐运动三十次。这种有利形势,大大地鼓舞了革命党人,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参加这次起义的,多是国内各省和海外华侨中的爱国青年。计划起义时,原定集中各省同盟会组织中的骨干八百人,分兵八路攻取广州;后来因走漏风声,提前发难。所以有些人没有赶得上参加。这一役牺牲的人数在百人以上,世所传称的七十二烈士,是实际埋葬的烈士人数。所有殉难诸烈士,无论是冲锋陷阵或事败被执,都表现得非常英勇坚定,在起义前夕,许多人都写了绝命书和亲人告别,满腔热血、慷慨悲歌地奔赴斗争第一线;被捕以后更是临危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舍身为国的大无畏精神,在我国民主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1911年的广州起义因为缺乏群众基础,当时革命党人对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事先又策划不周而告失败;但是,影响却很大,它使呻吟在清朝专制淫威下的人们感到振奋,在全国人民的心头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不出七个月,武昌城头的枪声一响,全国响应,终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孙中山先生在1921年所写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曾经对这次起义作了很高的评价。他说:“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可以说,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十月十日武昌首义的预演,谈到辛亥革命,是不能忘记黄花岗烈士们的功勋的。
辛亥革命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清朝政府倒了,北洋军阀又起来,帝国主义者以封建军阀作为他们新的代理人,继续对中国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统治。辛亥革命是失败了,但是,它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第一次揭櫫了反对封建剥削、发展民族资本的土地纲领,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碎了清朝政府二百多年的民族牢狱,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民主共和国的理想深入人心,谁要恢复君主专制制度谁就为全国人民所共弃。袁世凯是自己要当皇帝,张勋是拥戴别人当皇帝,但很快地都被抛进历史的垃圾箱里去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的功绩是辉煌的,意义是重大的。为了这个革命的成功而付出了自己生命的先烈,将受到我们后人的永恒的追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伟大爱国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从1911年到今年,已经整整的五十年了。五十年来,我国的面貌,世界的面貌,都发生了根本的深刻的变化。五十年前,帝国主义者还在世界上横行霸道,不可一世。他们利用自己的军舰大炮,到处霸占殖民地,欺负弱小民族。经过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结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成为保卫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的坚强堡垒。特别是去年在莫斯科举行了八十一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发表了声明和告世界人民书,照亮了各国人民前进的道路,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特别是中苏两大国的团结。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民,正在进一步地觉醒起来,反帝国主义的怒潮,有如春潮怒发一样,已经冲毁并且正在冲击着新老殖民主义者的堤防。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革命斗争和和平运动,也有了进一步的开展。帝国主义者已经处于全世界人民的“四面楚歌”之中,它的寿命不会很长了。社会主义制度一定要在全世界胜利。
1911年之后的十年,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得到了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焕然一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长时期的英勇奋斗,终于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全国人民正以史无前例的英雄气概,在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做着我们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最伟大的事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争取今年农业丰收的号召,已经成为全党全民的共同行动,广大农村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春耕战斗,各行各业都千方百计地大力支援农业,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战线上,正呈现出一幅春风万里、芳草连天的大好景象。我们坚决相信,我们今年在农业战线上必将取得新的成就和胜利,我国的工业水平也一定能够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当然,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比如去年和前年,我们就遇到过严重的自然灾害;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也无时无刻地不在阻挠我们的进展,破坏我们的事业;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困难是吓不倒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的。记得1911年广州起义时,几百个年青人,凭借着简单的武器,就敢于向重兵环列、缇骑四布的清朝两广总督衙门冲去,使那些反动统治者魂飞胆落。历史证明,当时表面上强大的清王朝很快倒下去了,而七十二烈士的英名却长留人间。今天的情况和五十年前的情况是大不相同了,我们有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全国六亿五千万人民斗志昂扬,信心百倍,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可以征服,还有什么样的障碍不会被铲除呢!
五十年前,我还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年青人,和当时的许许多多年青人一样,愤于清政的腐败和国势的砧危,才投身到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中来。我于1905年到日本留学,同年7月孙中山先生到了东京,我会见了孙先生,参加了同盟会,这是我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从事革命活动的开始。同年末,孙中山先生又介绍我同黄复生、曾冠等到横滨,向梁慕光学习制造炸弹,以便回国后在革命的实际行动上准备条件。在1911年3月29日之前,我已从东京潜抵广州,亲身参与了黄花岗之役,担任主攻督署后门的任务。和我一道作革命活动的战友方声洞、林时爽、喻培伦、秦炳等,都在这一役壮烈地成仁了,我个人仅以身免。多少年来,这些战友们壮烈殉国的英雄形象和不避艰险的自我牺牲精神,总是不断地激励着我前进,再前进!
从黄花岗之役到现在,屈指五十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十年来的历史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国家才有真正的前途。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这两座大山,曾经进行了不断的革命斗争,从平英团、太平天国、义和团一直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都失败了;只有当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在中国工人阶级领导之下,中国革命才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不仅彻底地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而且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正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道上胜利进军。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先人们的理想;我们将要取得的成就,更是无比的伟大辉煌。
五十年来的历史,也说明了个人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在参加过广州起义、辛亥革命的人们中间,当孙中山先生晚年特别是他逝世以后,就发生了重大的分化,有的人始终坚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道路,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随着时代不断前进,因而至今保持政治生命的青春。有的人背离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陷入反共的泥坑,最后终于被人民所抛弃了。在今天台湾国民党军政人员中,也有不少是当年和我一道参加过广州起义和辛亥革命的旧友,我对于他们在美帝国主义控制之下的痛苦处境,寄与无限的关切。我希望他们珍重自己的这一段历史,记住孙中山先生爱国反帝的伟大遗教,认清美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同祖国人民一道共同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台湾大地重光,祖国金瓯无缺,只有这样,七十二烈士的英灵才能得到真正的慰借,才对得住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终生的孙中山先生和所有先烈。
毛泽东主席在195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生九十周年而作的“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事物总是发展的。1911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当此广州起义五十周年到来的时候,我们这些曾经经历过我国旧民主革命、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时期的老人们,重温毛主席在这篇文章中的提示,回顾过去,瞻望将来,内心真有说不出来的激动。我们为伟大祖国光芒万丈的前途而尽情欢呼,为生活在毛泽东时代而无比自豪。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周围,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来纪念为国牺牲的黄花岗先烈们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