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阅读
  • 0回复

粮棉必须兼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01
第1版()
专栏:社论

粮棉必须兼顾
最近,有些产棉区的农民和有植棉习惯的公社、生产队的社员,正在讨论怎样安排今年的种植计划;是多种些粮食少种些棉花好呢?还是大体同往年一样地棉粮兼顾,产棉区多种棉花好呢?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讨论,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农业政策,争取今年粮、棉丰收,大有好处。
粮食和棉花的重要性是人人皆知的。问题在于如何安排粮棉种植的比例,如何正确解决粮棉争地的矛盾。
由于我国人口较多,每人平均的耕地面积又较少;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还较低,又一时不能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由于自然条件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全国适宜植棉的只有那么一些地区和土地,因而粮棉争地的矛盾很久以来就一直存在着。现在,这个矛盾因为连续两年特大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农业歉收而显得特别突出。
在严重的自然灾害之后,口粮标准降低,人们更加重视粮食生产,是很自然的。党和政府一再号召大办粮食、大办农业,要求全党全民用最大的努力,来发展我国的粮食生产。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也要相应发展工业原料作物特别是棉花的生产。我国发展农业的方针必须是以粮为纲、全面安排,才能保证多方面地供应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争取今年棉花有一个好收成,这是关系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它对国家的工业建设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是棉花。棉花同大多数的工业都有密切关系。汽车轮胎里面的帘子布、电线外面的线包、飞机工业、造船工业以及火车车辆制造工业等等,哪一样又能不用一点棉花呢!如果再从发展纺织工业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发展国际贸易等等方面来看,棉花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就更加明显了。所以,在安排今年的农业生产的时候,既要以粮为纲,用最大的努力发展粮食生产,又要适当发展棉、油生产,保证工业原料的需要。
粮棉兼顾,同时解决粮、棉两方面的需要,这是一个相当长时期的任务。要完全满足我国人民对农产品的需要,这有赖于整个农业生产水平的大大提高。但是,在目前的条件下,应当从当前的现实可能性出发,实事求是地定出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具体措施,作最好的努力。
土地适宜种棉花,又有植棉技术和植棉经验的棉产区和有植棉任务的人民公社,应当多种棉花,这是产棉地区农民的光荣任务。这些地方如果不考虑国家的需要,不顾具体条件,不种或少种棉花,而全种或多种粮食,那末这不仅对国家不利,而且对农民也是不利的。从农业本身看,种庄稼要因地种植,才能提高产量获得更好的收成。据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湖北等地调查,因地种植,一般都能提高单产20%左右,有的甚至达50%,特别是棉花,种在适宜的土地上,一亩地能产五十斤、六十斤皮棉,种在不适宜的土地上,只能产一、二十斤。产棉区贯彻因地种植的原则,就是要在适宜种棉花的地方都种上棉花,在适宜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作到地尽其用,保证棉花以及其他农产品的丰收。
提高复播指数,实行间作套种,都是解决粮棉争地、实现粮棉兼顾的一个重要途径。全国著名的植棉模范曲耀离的家乡——山西省运城县龙居公社,经过社员讨论,采取把一些零星的小宗作物种在“十边”地和小块地上的办法,或者采取间作套种的办法,或者采取复种的办法,不仅使棉花的播种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一百五十一亩,而且使粮食的播种面积也比去年扩大了20%,其他的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都比去年有所扩大。
千方百计提高棉田单位面积产量,也是解决粮棉争地矛盾实行粮棉兼顾的又一个有效办法。很多地区的经验已经证明:一亩地多收三、五斤皮棉,多收十斤八斤粮食是可能的,只要实行精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缺肥施肥,缺水浇水,全面的因地因时制宜地贯彻“八字宪法”是能够实现的。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我们也就实现了粮棉兼顾的方针,使粮食和棉花都比较富裕起来。
多种了棉花,口粮问题怎么解决呢?这是必须正确解决的一个政策性的问题。种植棉花费工多,投资较大,棉花交售给国家后,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全国人民的生活需要贡献很大。因此,党的政策是要妥善地解决棉区农民的口粮问题,保证棉农多劳多得,多卖棉花,多得粮食,同时对棉农需要的其他生活资料,对棉花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如化学肥料、农药、排灌机械等等,都应该优先供应和多供应一些。湖北省已经决定棉区的口粮标准、食油供应量、棉花和棉布供应量都较一般产粮区多一些高一些,生产资料也优先供应并且多供应一些,这些做法都是十分必要的、正确的。
棉花播种的季节很快就要开始了,产棉区和有植棉任务的人民公社、生产队,应该赶快组织社员深入讨论,合理解决有关棉花生产的一些政策问题和具体问题,保证国家植棉计划的胜利实现,这对于棉区广大农民、对于全国人民、对于国家建设,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