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江汉平原形势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04
第2版()
专栏:江汉纪行

江汉平原形势好 湖北日报记者
编者按:最近,湖北日报记者随同省委负责同志访问了富饶的江汉平原。他们将访问中所见所闻所想写成“江汉纪行”。我们选择其中的几篇,陆续在本报发表。
2月底3月初,正是春光宜人的季节,我们随中共湖北省委负责同志访问了江汉平原。
桃红又是一年春。迎着大好春光,汽车穿行在江汉平原上,绕行于湖泊河渠间。出汉阳,经汉川,到沔阳;过潜江,至江陵;……一路上,但见千里平原,万种生机。枝头杨柳绿,满畈麦苗青,四野菜花黄,江上帆影移,湖中渔歌声,田间犁耙响。……真是满眼春色收不尽,喜煞南来北往人。
我们不仅在杨柳梢上,在红杏枝头,在麦浪里,在菜花飘香之中看到了江汉平原的春天,我们更十分强烈地感觉到:春天在江汉平原人们的心中跳动,春天在江汉平原人们的心中欢笑。我们问过人民公社的许多干部和社员:“你们今年的打算怎样?”回答大都是:“1961年,要卷起袖子来大干一场。”“大干一场”,这是江汉平原人们共同的愿望。沔阳通海口公社柳李生产队四小队贫农社员李仁寿,一家四口人,两个半劳动力,春节前,他们向队上自报了劳动日,全家全年要做八百五十个标准工。大年初一,李仁寿就召拢婆婆、儿子、媳妇,一家人喜气洋洋开了个家庭会,讨论今年每人每月的出工计划。用个人的“小计划”,保证家庭的“中计划”,保证队里的“大计划”的完成。父子儿媳争着要多做,连老婆婆也说:“你们出工抓大头,我给队里放牛,带做家务事,也挣点工分。”计算结果,全家出工计划不仅能够完成,而且可以超过。红庙生产队七小队还有个社员,叫蔡元富,许多人一向认为他夫妻落后,送了个外号,叫“死不动”,去年出工不积极,两人共做了三百个工,年终分配时,收入比一般社员都少。今年,两口子对党的政策有了进一步认识,特别是看到政策样样兑现,就计议要赶。再加上队里干部帮助他们算了几笔账:做多少工分,能得多少工资,能分多少超产奖金,能有多少超产奖励粮,等等,夫妻俩更觉得大有奔头,自报全年做七百个标准工。蔡元富主动找小队长,要求给他配备一条船,下湖绞草办肥料。现在,他每天清早下湖,劳动很积极,“死不动”成了
“闲不住”了。这只是一个公社两户人家的两个小故事,像这样的故事,我们沿途听到很多。去冬今春,凡是认真总结了人民公社建设的经验教训,坚决贯彻执行了党关于人民公社和农村经济的各项政策,干部作风有了进一步转变的地方,都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听听这样的故事很有好处,它能鼓舞我们夺取今年农业丰收的信心,给我们增添干劲。这些故事反映的是社员群众政治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的新高涨。人们常谈形势,这就是当前农村的形势,是一派大好形势。所谓生产形势,包括人的形势,也包括物的形势,而最重要的,对生产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形势,即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它是我们观察生产形势的“寒暑表”。党的政策贯彻执行得如何,干部作风转变得如何,最终都集中地反映在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上。在人民公社里,许多干部、社员和我们谈起今年生产的有利条件来,都是滔滔不绝,有根有据,有的说“八大有利条件”,有的说“十大有利条件”。江陵将台公社太晖生产队党支部副书记刘先亮谈起这个题目来,眉飞色舞,他说:提起今年的生产条件来,那好得很。第一,政策贯彻好,生产队和小队都有权,社员对政策也心中有底,劲头大;第二,干部作风好,带头劳动,和社员商量办事,从实际出发领导生产;第三,全队新增加七十多个劳动力;第四,生活安排好,春耕生产期间用的粮食、蔬菜早有准备;第五,水好,新的抽水机台马上可以修起,渠沟相通,全部水田可以自流灌溉;第六,肥料抓得早,办得比较多,特别是绿肥种得多;第七,夏收作物面积大,长的也好……。大家说的很多,但是,归根结蒂,都落在一句话上:最大的有利条件是劳动力多了,人的干劲更大了。通海口公社社员的总结是:“‘三包’落了实,政策定了心,干部作风好,社员当了家,生产奔头大,越干越有劲。”社员群众这种“越干越有劲”的积极性到底有多大威力?这是难以用数字来计算的。如果硬要计算的话,那末,上面说的通海口公社那两位由“死不动”变成“闲不住”的社员可以作为例子。他们两人,积极性一来,出工数就增加了一倍多;有了积极性,人的智慧也更广了,就更会巧干。人的积极性,这该是多么伟大的力量!当然,社员和社员不同,有的原来就很积极,有的原来不够积极。但总的说来,经过去冬今春我们严肃认真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政策,转变干部作风,广大社员特别是贫农和下中农的积极性都更加高涨了,干劲都更足了。看不到社员群众这种“越干越有劲”的积极性,抓不住他们对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迫切要求,就认不清当前农村形势的本质和主流,我们的眼睛就会被某些暂时的困难和前进中的浪花所蒙蔽,就会对当前农村的一派大好形势视而不见,就会落在群众运动的后面。可见,如何认识形势,也有个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问题。谈到这里,我们不禁联想到毛泽东同志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著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来。当时,1955年,当某些同志像小脚女人一样,抱着无穷忧虑,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上东摇西摆的时候,毛泽东同志站在坚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上,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科学的阶级分析的方法,从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农和下中农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高涨的积极性中,英明地预见到在全国农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就要到来的大好形势,动员全党积极地热情地有计划地领导五亿多农民,在极短的时间内,顺利地实现了农业合作化这个伟大历史性的社会改革。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任何时候都要认清形势,不仅是认清全国、全省、全区的总的形势,而且还要认清你所工作的那个县、公社,以至生产队和小队的具体形势。只有认清形势,才能跟上形势,领导群众促进形势向前发展,夺取胜利。而要真正认清形势,又必须像毛泽东同志那样,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本质和主流上来分析和认识形势。
话头似乎扯远了一点,还是回到“江汉平原形势好”的题目上来吧!确实,我们不仅从江汉平原人们的心中,从他们要求搞好今年农业生产的强烈要求中,看到了江汉平原上关不住的满园春色;而且从物质条件方面,从天时地利之中,看到江汉平原确实是英雄用武之地,可以在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中大显身手。说江汉平原是用武之地,这是借用诸葛亮当年在隆中决策,议取荆州为家,图三分天下时说的一句老话。我们的意思是要说江汉平原确实是个好地方,从全省来说,是增产潜力最大的地方。大家知道,江汉平原沃野千里,江河纵横,湖泊棋布,是号称“两湖熟,天下足”的富饶的两湖盆地的腹心部分。这里人多、地多,是发展农业生产最有利的条件。占据江汉平原主要部分的荆州专区,即有七百万人口,两千万亩耕地,还有大量可以开垦的荒地。人多,就能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使农业迅速发展;这里不但地多,而且地好,只要开垦出来,就能种,就能长好庄稼。这里向来称为耕作业极发达的地方,农民群众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既有像团山人那样会种田的能手,又有像永漋河人那样会植棉的巧匠。近几年来,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又滚滚开进江汉平原,荆州专区拥有的拖拉机约占全省的40%,拥有的抽水机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还有一个好条件,水好,大的有长江、汉水,小的有无数湖泊河渠,旱了可以搞到水,雨多了可以排走,能够抵抗一般的水旱灾害。前几年,江汉平原的人民以极大的干劲和毅力治水、治湖、治土,取得了很大成绩。新建的几大水利工程,大都是骨干关键工程,有的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今后,续建、配套,与新开的河网和原有的湖泊河渠相连,将构成一个巨大的水利网,越来越大的发挥作用。充分认识并且运用这些有利条件,人们确实可以大显身手。
解放了的荆州人民和他们的干部,在党的领导下,依靠着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的力量,辛勤地经营着、开发着、建设着这个“鱼米之乡”,对国家有很大的贡献,人民的生活也在逐步改善。1959年和1960年,连续两年受到严重自然灾害的袭击,农业生产计划没有完成。在当前农业生产还以手工劳动为主的落后条件下,以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因受灾而使生产不能稳定,受到损失,这是难免的。当然,除自然灾害以外,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领导工作中出现一些缺点以至错误,也会给生产带来一定损失,这其中有些缺点和错误也是难以避免的。由于两年来农业生产计划没有完成,在当前生产和生活中自然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暂时的困难。这或者就是某些同志所忧虑的,从而影响自己对争取今年农业丰收信心的不利条件。其实,在广大群众看来,这些不利条件固然应该承认,但不足为患,不是主流,而且经过一冬一春全党全民的努力,这些暂时的困难正在被逐步克服。只要广大干部认清当前农村的大好形势,抓住群众发展生产的要求,站在群众运动的前面,领导群众充分运用有利条件,定能克服不利条件,夺得今年农业丰收。前几天,一场春雨撒遍江汉平原,面积比去年有所扩大的夏收作物正在蓬勃生长,只要继续加强田间管理,可以取得一个好收成,打响今年农业丰收的第一炮,然后乘胜前进,以夏促秋,力争秋季丰收,力争全年丰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