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模范统计员张运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08
第2版()
专栏:山西通讯

模范统计员张运生 王秀清 丁文轩 张守仁
山西闻喜县东镇公社东鲁生产大队的统计员张运生,热爱统计工作,刻苦钻研,充分发挥了统计工作为政治服务、为生产服务的作用。1960年5月,张运生参加了全国农村统计工作经验交流大会,他在统计工作上的创造和革新,受到与会者一致的好评。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是张运生进行统计工作一贯的态度;重视研究分析,使统计工作条理化,准确及时地反映出实际情况,这又是张运生突出的特点。
1960年1月份,上报耕地面积统计表的时候,张运生问会计卫春发:“咱们修机耕路占了多少地?”卫春发说:“我看七十亩只多不少,你报上吧!”张运生说:“咱们丈量丈量再报。”结果查明只占了四十亩地。这件事情,对张运生启发很大。他想:以前咱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搞不出个准确的统计数字,原因恐怕就是没有深入调查。社员在田里劳动,咱却在家向队长要数字,不是从“根子”上要来的数字,怎能准确呢?要是把评工记分和统计数字合在一块,放在地头登记,统计数字可就扎了根啦。于是,他就去找第五小队队长张春福商量。张春福是个细心人,平时哪个社员在哪里做活,做的什么活,干多少,记多少工,他都有一个纸单单。张运生一看,说:“你这倒搞得挺细,啥都有。”张春福说:“好是好,就是不成体统,看起来不利落。”张运生想了一会说:“你把这个纸单单,改成个小卡片,上边分开项目,写上做活的地名、做活人的姓名、工作量、工作时间和劳动工分,由作业小组长每晌下工时在地头和社员们评定,共同填好,下地回来送给小队就行了。”张春福高兴地说:“这下工分、统计数字啥都有了,保险把咱俩的问题都解决了。”
不久,大队干部召集各小队长研究了这件事,大家就定名为“生产活动卡片”。一试验,效果很好。社员说:“一把钥匙开了三把锁:劳动工分当天当晌记得清,黑夜不再去熬眼;统计数字有根据,当天干啥全知道;小队会计一人干,节约几个记工员。”接着,张运生又根据“生产活动卡片”,创造了“基本情况卡片”和“农副产品产量卡片”。这一下,把全队所有的情况,都记载在这三个卡片上,要啥有啥,一点也漏不了。
可是,张运生并不认为有了一套完整的统计制度,数字就没有一点问题了。他想:坚持实际统计,要把住两个关:一是方法要对,让数字扎根;二是要加强分析研究。因此,凡是各小队报来的数字,他都要反复分析一番。去年7月份,第六小队有二百三十亩玉米,七十一个劳力两天培土追肥一百一十亩。可是,第一小队二百一十亩玉米,六十三个劳力两天就追肥培土一百八十亩。两队条件虽然有些不同,可是也差不了这么多。张运生为了弄清究竟,便到第一小队检查,原来是一小队队长马得有怕报的少了落了后,叫会计多报了五十亩。事情弄清楚了,张运生对马得有和会计说:“你们不实事求是,就会影响全队的数字不准确;全队数字不准确,就会影响到公社……反过来,还不是害了自己。”马得有听他说得在理,主动作了检查,并表示以后填报数字,保证实事求是。
张运生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创造、革新之后,统计数字做到既准确又及时,也简化了报表手续。过去六个小队有二十个记工员、会计和统计员,现在减少为每一个小队一个会计统计员,而且每天还能下田劳动。党支部书记张良忠把张运生看成是自己工作中离不了的助手,经常找张运生研究工作。一天,他对张运生说:“咱们一千三百一十亩玉米秆子,砍完马上要种麦,可是,这几天进度很慢,我计划采取两条措施:一是压缩后勤劳力,二是树立一批砍玉米秆子的模范人物,你给咱查查表,看看行不行。”张运生查了一下劳力调配表和生产进度表,说:“行。按照劳动定额,可以从工副业和集体福利事业上抽出三十多个劳力。要说树立模范人物嘛,第二小队女社员宋金娥,昨天一天就砍了四亩,比其他社员多二亩……。”张良忠一听,就说:“运生,你这表可真解决问题,要是再能想个什么办法,叫广大社员和干部都看一看,作用就更大了。”张运生想了想说:“我这几天也正在考虑,计划根据刚才给你说的那两种统计表,建立三个台:一个是‘社员跃进战果评比台’。就是根据每个社员每月的基本工作日和实际完成工作日,基本劳动日和实际完成劳动日,进行四日连环评比竞赛,一月排队评比公布一次;农活紧张的时候,也可以十天一次。这样,哪个干得多、干得好,群众一看就知道。第二个是‘劳动定额进度台’。这是根据第一个台来的,把每个社员全年应做的基本工作日和基本劳动日写在上边,每月月底用红笔画一次完成数,社员们一看红线柱高低,心中就有了底子,以便更好地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的劳动定额。第三个台叫‘劳力调配台’。这个台主要是供小队队长在使用劳力时掌握。上边分劳力总数、应出勤、缺勤、实出勤四大项,并挂上社员的名牌和小队劳力数字牌,根据农活轻重缓急定期调整一次。”张良忠插上说:“这样,谁出勤谁缺勤,干些什么活,各有多少人,一看就明白,是计划安排农活和合理使用劳力的有力工具。”
就这样,全队和各小队都很快建立了“三台”。第三小队九十七个劳力,原来有六十个只能完成劳动定额的70%,有二十个只完成了50%左右,实行了“三台”办法以后,完成90%以上的达到八十四人,有七人超过劳动定额,被评成了标兵。社员们一提起这些成绩时都说:“运生真是咱们的好管家,什么家当有多少,他都管得一清二楚。”小队干部们说:“评比竞赛鼓干劲,运生既是个打鼓的,又是个好裁判。”党支部书记和各生产队长,更说张运生是他们的有力助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