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9阅读
  • 0回复

优良的学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08
第8版()
专栏:读书随笔

优良的学风 江曾培
最近,《光明日报》上刊载了一篇文章,谈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的调查研究作风,读了以后,感触到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优良学风,确是一个永远值得重视和提倡的课题。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马克思主义一部早期著作。1845年5月在来比锡出版,当时恩格斯才二十四岁。为了能给当时蓬勃开展的共产主义运动提供理论上的武器,恩格斯1842年冬天自德国巴门移居到当时资本主义工业的中心——英国曼彻斯特以后,就开始了著作这一本书的准备。在二十一个月的过程中,他仔细研究了以前所出版的一切有关书刊,批判地审查了他所能得到的各色各样的官方文件和非官方文件。但他仍然不满足于这些“抽象的知识”,还进一步对工人的住宅、卫生、家庭生活、工资、衣食等状况作了不少实地调查,“从亲身的观察和亲身的交往中直接研究了英国的无产阶级,研究了他们的欲求,他们的痛苦和快乐”(恩格斯)。这样,就使得这本书有许多他所“看到、听到和读到的”具体事实的叙述,真实地描绘出了一幅英国工人状况的异常可悲的图画,形成了“对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的极严厉的控诉(列宁)。
在这里,从年青的恩格斯的理论学术活动中,对建立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可以给我们一些什么启发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其一。关于这一点,本是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同志所必须遵守的,搞理论学术工作的更不应该忘记。写文章、做报告、著书、立说,可以说它的全部工作就是在“发言”,如果既不对现状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又不注意了解历史,那这样的发言只能是胡说八道。二十四岁的恩格斯在一百一十六年前就能提出“对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的严正控诉”,正是因为他多方作了深入调查研究,才获得了他的关于无产阶级的真知灼见。马克思在这方面更是我们的范例。大家知道,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天才著作《拿破仑第三政变记》的序言和《法兰西内战》的序言中赞美马克思道:“对于活的眼前的历史之如此卓越的理解,在事件发生时对于事件之如此明晰之洞察,真是天下无双的”,“……卓越地表明作者初次已在路易·波拿巴政变记里显示过了伟大惊人的天才,即在伟大历史事变还只在我们眼前展开或者刚刚终结时,就能将这些事变的性质、意义及其必然后果正确把握住。”这些,“对于活的眼前的历史之如此卓越的理解”和“就能将这些事变的性质、意义及其必然后果正确把握住”,就成为马克思创造伟大马克思学说的基因之一。由于此,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谆谆地告诫我们要“认真地研究现状”和“认真地研究历史”。因为没有对现状和历史两方面作认真的调查研究,就不能解决科学学术的发展问题,也不能有效地解决理论为实践服务的问题。
“有实事求是之意,无譁众取宠之心”,是其二。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所表现的严格的求实精神,使得他有把握地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我要毫不迟疑地向英国资产阶级挑战:让他们根据像我所引用的这样可靠的证据,指出哪怕是一件多少能影响到我的整个观点的不确切的事实吧。”实际上,这种强烈的党性表现,我们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都深深感觉得到。一是有的放矢。试翻开每一篇著作,都是有着一定的目的,解决一定的问题,都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主席),那种不务实际,津津有味于概念游戏,或者夸夸其谈,醉心于自我炫耀的情况,在这里是没有一点影子的。二是老老实实。理论学术工作是科学工作,对待科学,一定要采取老实的态度,半点虚夸不得,半点浮躁不得。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为了弄清书中提到的英国工厂法的历史,他把大英博物馆中收藏的关于这个问题的全部蓝皮书都看过。因为在他说来,决不允许自己著作中有一丝一毫是凭空的猜想,他的一切分析和论断都要从实际材料出发。由此看来,学术活动中的“想当然”的作风,粗枝大叶的作风,自以为是的作风,站在马克思的面前,是要赧然羞色的。三是摆事实,讲道理。我们读经典著作,常常惊羡其说服力之强,就是因为它有理有据,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华而不实,脆而不坚,与马克思主义著作是无缘的。
“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是其三。年青的恩格斯就写出了“世界社会主义文献中一部优秀的著作”(列宁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正是他深入调查、刻苦钻研、认真探讨的结果。马克思写出《资本论》这部“工人阶级的圣经”,整整用了四十年的功夫。他为写这部书而阅读过和做过札记的书就有一千五百厚本以上。凡和这一问题有关的科目,他都没有放松过去。如地租问题、农业化学、实用工艺学、实用经济学、甚至复式簿记等他都研究过了。他每天常常工作到第二天早上两三点钟,紧张的程度,是四十年如一日。列宁也是一样。他有过这样一句名言:“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由此可见,对艰苦踏实的研究工作不感兴趣的,在学术上是不会有出息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学风当然还有一些表现,比如旗帜鲜明,敢想敢说等等,但是,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刻苦认真,也正是他们治学态度的一些重要特征。当今,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导下,我国学术研究空前繁荣,在这个时候,树立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对深入开展学术讨论,提高学术水平,一定是十分有意义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