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阅读
  • 0回复

广辟原料来源 改进操作技术 开展劳动竞赛 增产优质日用工业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09
第1版()
专栏:

广辟原料来源 改进操作技术 开展劳动竞赛
增产优质日用工业品
上海市:日用玻璃器皿花色新品种多
宜兴丁蜀镇:扩大陶器瓷器生产能力
宁波漂染厂:访问用户提高产品质量
据新华社上海8日电 解放前只能生产茶杯、烟缸和瓶子的上海玻璃工业,现在大量地生产着各种高级日用玻璃器皿、工业用玻璃和精密的玻璃仪器。这些玻璃制品,绝大部分是1958年大跃进以后开始生产的。
日用玻璃器皿的花色新鲜,品种多样;既实用,又美观。车料玻璃有单色、套色和三色的,车刻的图案、花纹十分复杂、精致。一只高达四十五公分的天蓝色的车料玻璃花瓶,雕刻着精美的“百鸟朝凤”图,图中昂首而立的鸟中之王和数十只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树上叫的鸟儿,都栩栩如生、神态逼真。
解放后新试制成功的高铅晶质、锌晶质、钡晶质、锌钡晶质等高级玻璃,晶莹夺目,洁白无瑕,它们的比重比一般玻璃大,敲起来铮铮有声。一把用高铅晶质玻璃制成的酒壶,浮雕着民族形式的图案,像雪花一样闪耀着光芒;三角形的壶盖上刻着一座宝塔,当盛满了碧绿的果子酒后,塔形如同落在水中一样。大跃进中的新产品感光玻璃,可以像彩色相片一样,印上你所需要的颜色和形象。
上海玻璃工厂还以大量的高级、精密的玻璃制品供应工业、科学研究、医学、建筑、航海等部门。
解放前,上海玻璃工业设备简陋,从拌料到吹制绝大部分工序都是手工操作,质量极不稳定。目前,在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中,玻璃工人创造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增加了很多新产品,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据新华社南京8日电 我国著名的陶都——江苏省宜兴县丁蜀镇的二十一家陶瓷工厂,今年第一季度生产了各种日用陶瓷器皿一千一百多万件,比去年同期增产了一百二十一万件。
这个镇的陶瓷厂为了增产更多的人民生活需要的日用陶瓷,今年以来普遍扩大和充实了日用陶瓷的生产能力。化工陶瓷一厂和耐火电瓷厂,从建厂以来一直没有生产过日用陶瓷品,现在两厂都设立了生产日用陶瓷品的专门车间,月产量稳定在三十一万件左右。紫砂工艺厂原来只生产紫砂工艺品,现在除保证完成紫砂工艺品的任务外,也在大力生产日用陶瓷品。
各陶瓷厂在增产日用陶瓷品的过程中,特别注意根据季节的特点和市场的需要,生产新的花色品种。在第一季度中,他们采用以陶代竹、代木、代铁、代铜、代搪瓷等办法,用陶瓷生产了面盆、脚盆、筷筒、茶桶、茶杯、痰盂等三十六个新品种。日用陶瓷一厂克服了泥料、成型、釉水、烧成等困难,试制成功青瓷饭碗、餐具、茶杯等十四种品种,改变了陶都只能生产陶器不能生产瓷器的历史。现在全镇已有十四个单位生产日用瓷器。
据新华社杭州8日电 宁波漂染厂从调查研究入手提高产品质量。
这个厂曾经专门派人访问了布厂和针织厂,并且了解到棉纱染色上浆质量不稳定,会影响布厂生产的情况以后,他们就组织干部和技术人员到浆纱小组调查。发现造成浆纱质量时好时差的主要原因,一是工人对漂染质量不好的害处认识不足,一是执行操作规程不够严格。针对这些情况,他们首先组织访问布厂、针织厂的工人讲述因为漂染质量差,影响兄弟厂生产的情况。同时帮助浆纱小组改进操作方法,建立和严格执行规程制度。现在他们都按规定温度冲浆,按规定比例配料,同时互相协作,密切各工序的联系。这样,浆纱质量不稳定的情况迅速得到改变,棉纱的抗拉力从八十磅提高到一百磅。
接着工厂又用浆纱小组提高质量作样板,向全厂工人进行“质量第一”的教育。各小组经过讨论,开展了以提高质量为目标的劳动竞赛。到3月下旬,浆、染过程中的“乱纱”数量减少三分之二,十多种主要漂染产品的质量普遍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