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09
第6版()
专栏:历史人物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翟简卿
李时珍怎能发现“重修本草”这一药物学上的重大问题呢?在得不到明朝政府任何支持的情况下,他怎能完成《本草纲目》这部辉煌巨著呢?这个诀窍,就在于他善于观察事物,随时随地要追根究底;就在于他勤勤恳恳地实现理想,不怕劳苦,数十年如一日。
当时,历代人民积累下来的丰富药物知识,由于统治者不重视不整理,各种旧本草中关于药物分类和药性的记载,出现不少错误和混乱的地方,有把虫类列入木类的,砒素有烈毒,旧本草中却未说明这一点。李时珍穷毕生之力,订正了旧本草中的错误,增加了三百多种新药物,又把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物做了科学的分类。这样艰巨的总结工作,不但有助于消除医药事故,还为研究药物学和植物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科学方法。解放后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从《本草纲目》中采用的药物和制剂,就有一百种以上。
李时珍的父亲是蕲州的名医。他年幼时,常常跟父亲去采药,和小朋友们一起寻野菜,还向附近的渔翁们探询一些水鸟的知识。幼年养成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奠下他后来研究学问的良好基础。
这位二十几岁的年青医师,一面行医,一面如饥似渴地研究医学。除博览医药书籍外,其他史地和文学名著里有关医药的知识,他也细心推敲。从唐人王维的诗句“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他悟到甘蔗浆是性寒的,熬成了糖,药性就变热了。
在行医和读书的实践过程中,他发现了药物学中这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应该重修本草,才能推动医药向前发展。
李时珍动手编写《本草纲目》,也走过一段弯路。起初,他把平日从各家本草中摘录下来的材料,按照自己制定的分类法,逐条进行编写,工作还算顺手。但是一千多种药物的形状、药性和生长情况,单靠书本上的材料,怎能弄得清楚呢?各种旧本草中的记载,又有含混和矛盾的地方。工作越深入下去,困难越多了。
究竟怎样突破困难呢?处于壮年的李时珍,终于从过去采药的经验中,领悟了研究问题的正确道路:不仅要
“博览群籍”,而且要“采访四方”。从此,他走遍蕲州一带的原野和山谷;广大的穷苦群众,不论是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都是他的朋友,都是他的老师。他所接触过的人,都直接间接为《本草纲目》搜集过资料。
为了更广泛地调查研究,李时珍抓住各种机会,先后往祖国各地作多次长期旅行。他到过北京,采访过武当山,去过江西庐山,游历过南京、安徽等地。
李时珍的健康一直不好:童年的大半时光,是在药炉旁度过的;青年时,害过严重的“骨蒸”(肺病);壮年时,又闹肠胃病,过度劳累,就要复发。他沿汉水河谷前往武当山时,已是年近五十的人,山川的险阻,丝毫挡不住他的雄心壮志。进入武当山,李时珍兴致勃勃,终日活动在危崖绝壁间。晚上,就寄宿在野居道士的木屋里;木屋搭在半山壁上,上面用几根铁链子吊着,山风吹得木屋摇摇欲坠,真叫人胆寒。他在山中采到很多标本。山中的榔梅,是明朝皇帝列为入贡的仙药,李时珍为了研究药物,他不惜冒着犯罪的危险,私采了一颗榔梅。
从1552年到1578年,李时珍为着编写《本草纲目》,穷年累月,他参看了八百多种书籍,走过几万里路,请教过上万的人。随时随地,他总是手不停挥地记着,写着。经过二十七年的辛勤编写,他把积累了上千万字的札记材料,去粗存精地整理,压缩成一百几十万字的大书,这便是著名的《本草纲目》。在编写过程中,为达到高质量要求,曾经大修改三次,每一次修改,几乎都是推翻原稿,重新写过。书成时,李时珍已是六十一岁的老人了。事实上,《本草纲目》的修订工作,到他七十六岁死的那年还一直在下工夫。《本草纲目》这部大书里的一点一滴,是群众智慧的集结,也是李时珍毕生的心血凝成的结晶。
李时珍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为了把问题研究清楚,他不仅博览群书,刻苦学习,而且广泛采访,坚持调查研究。他了解情况的办法是“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这种方法对于我们是极为有用的。(附图片)
启雄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