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生产小农具要“两手抓” 认真执行专厂生产和生产队生产相结合的方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11
第2版()
专栏:河北通讯

生产小农具要“两手抓”
认真执行专厂生产和生产队生产相结合的方针
苍彩霞
中共河北省沧县县委财贸部,最近在大褚公社选择了三个不同类型的生产队,对小农具的需要和生产情况作了调查。
调查说明:今年各生产队和社员个人对小农具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了。这三个生产队今年上半年共计划增添小农具二千四百六十五件,比去年上半年实际增添数增长近一倍。其中以镰、锄(包括耙锄)、镐(包括大小镐)、锨等农具需要量最大。
今年小农具的需要量比去年增加很多,原因有以下几条:
(一)党的政策深入人心,进一步鼓舞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许多社员争先恐后备足农具迎春耕。(二)生产小队实行“四固定”以后,小队添置小农具的积极性高了。(三)投入农业第一线的劳力增多,他们必须配备足够的小农具。按这个社的情况看,一般生产队增加的劳动力约占总劳力的12%左右。全社共增加劳力一千多名,每人配备镰、锄、镐、锨四小件,就共需四千多件。(四)社员自留地进一步落实和提倡利用闲散地扩种作物,也需要添置一些小农具。(五)有些生产队或社员,由于过去几年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损坏的农具比较多,今年也需要添置。
调查材料还说明:解决小农具的生产问题,必须本着“两手抓”的精神,认真执行专厂生产和生产队自行生产相结合的方针,而且生产队自行生产是主要的办法。
大褚公社1958年至1960年,每年生产资料平均供应总值比1957年增长54.6%,其中小农具增长44.7%。虽然工业部门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有了很大增长,但距农业生产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这个社1958年至1960年三年中,每年依靠生产队或社员自己生产的小农具,就占供应总量的32%到48%,如果再加上队与队、社员与社员之间相互调剂的部分,就占到生产队和社员增添小农具总数的65%左右。小农具的特点是品种多、数量大、规格复杂,这就充分说明依靠县以上工业部门生产和商业部门拨货,在品种、规格、数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社办工业也只能把一部分铁活和比较精密的木器工具,以及大型机具的修配任务担当起来;至于一般修配和绝大部分小型农具的生产,还得依靠生产队和社员自行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地生产或互通有无的办法来解决。
大褚公社在小农具生产上,贯彻一手抓社办工业,一手抓生产队生产的思想很明确。去年四季度,商店就抽出八名职工,利用春冬农闲时机,结合副业生产,组织起二千七百六十八名社员生产小型农具。初步统计,生产了四十八种农具共一万七千一百零八件,这比社办工厂同期生产数多一点零七倍,比县商业部门进货量多九点八倍。群众生产的这些小农具,除二千七百一十五件交售商店外,有55%是自产自用,45%是队与队或社员与社员之间互相调剂。
调查还说明:组织生产队或社员自行生产小农具的条件是具备的。首先是农村有技术人材。大褚公社有一千七百一十三人有多种专业修造技术,仅铁、木工匠全社就有二百六十八人,相当于社办工厂工人的三点三倍。其次是有原料潜力。木材、席苇、柳条、青麻等,只要发动群众想办法,基本上能得到解决。这几个生产队用群策群力的办法解决了镰把、木锨头、锨把、耠子架等十余种木制品的原料。第三,群众历来就有修配和制造小农具的习惯。第四,生产队或社员自己生产的小生产工具规格对路,适合群众需要。
根据这几个生产队的经验,组织生产队或社员自行修制农具,必须切实做好如下三项工作:
(一)妥善安排好劳动力,充分发挥社员的技术潜力。可本着农闲多生产、农忙少生产、大忙不生产的原则。
(二)社办工厂和生产队生产的品种要作适当分工。大褚公社的分工是:铁活和比较精密的木制活由社办工厂生产;木活、编织等由生产队生产。这样既便于公社领导和安排生产,也便于生产单位集中力量生产好主要产品。
(三)商业部门要在做好对社办工业的原料供应、产品收购的同时,积极做好对生产队的原料供应、调剂和产品的收购、调剂工作。为了切实帮助生产队解决原料问题,首先要积极调拨国家供应和外地购进的原材料,其次是采取有效措施挖掘群众中的潜力。
(附图片)
农具巡回修配组 陈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