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从实际出发才能实现粮食稳定增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11
第7版()
专栏:

从实际出发才能实现粮食稳定增产
康迪
西北农学院农场从国民党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时候,土地荒芜得很厉害,有部分土地八年没有上粪,草长的比庄稼高,产量不如农民。十六年前开办时买的六头牲口,瞎跛老弱。库存现金只有八分,而外债却欠了三万多斤小麦。囊空如洗,工资要付,生产资料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在这些困难面前,我们决定从实际出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并提出生产第一,以农为主,勤俭办场,自给自足的方针,继承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经过恢复、发展,产量逐年上升。到1954年以后,小麦、玉米产量基本上稳定在五百斤左右。如小麦1954年平均亩产五百零九斤,1955年四百九十四点七斤,1956年五百三十一点九斤,1957年四百二十一点四斤,1958年四百七十六点六五斤,1959年五百一十五点四斤,1960年五百六十三斤,七年平均五百零一点三斤。这七年当中除1957年因播种时干旱,扬花时风雨,条锈病严重,因而影响产量外,其余六年既有丰年,也有歉年,但产量大体稳定在五百斤左右。玉米从1954年到1960年七年平均五百二十八点零五斤。这七年中除1955年、1957年两年平均四百三十多斤外,其余五年都在五百斤以上,也基本上达到稳定的增产。群众再不说农学院糟踏土地,反而说一定要向农学院学习。过去是反面教员,现在是正面教员了。
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遵循了毛主席的教导,一切从实际出发,经常调查研究,一切通过试验,坚决执行党的政策。
根据我们的经验,要实现大面积稳定增产,必须深刻地认识和掌握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因时因地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其有利于稳定增产的因素,限制其不利条件。这就是说,要正确地执行农业八字宪法。
不断地培养地力,是保证连年丰收的物质基础。我们培养地力的方法是:深耕、倒茬和施肥。根据农民的经验,“儿要亲生,地要深耕。”“犁成的麦子,种成的秋。”深耕可以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根据这些线索,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了蓝田深翻地的小麦每亩少则多收七、八十斤,多则多收一、二百斤。所以蓝田农民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深翻一寸顶茬粪,深翻两寸地生金。”“你有千顷田,我有锨翻地。”我们吸取了这些经验,随着农业机具的不断革新,逐步加深耕层和提高耕地质量。1950年用五寸步犁,小麦亩产二百二十二点七六斤,1951年用七寸步犁,小麦亩产二百三十点六斤,1952年用双轮双铧犁,小麦亩产三百五十五斤,1953年用拖拉机耕地,小麦亩产五百零九斤。这就进一步证明因地制宜地实行深耕,对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有显著作用。
在轮作倒茬上也吸取了群众的宝贵经验。武功农民流行这样的说法:“种麦不倒茬,十年九年瞎”。“一年豌豆两年好小麦,三年苜蓿三年好庄稼”。1956年武功县的小麦所以成为全国的红旗,与该县小麦和豌豆、苜蓿合理的轮作倒茬制度有着重要关系。从武功黄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采取豆科作物与禾本科粮食作物轮作的方法,制订了小麦、玉米、苜蓿、豌豆(毛野豌豆)等作物的八年轮作制,收到很大的效果。由于黄土比较地缺乏氮和有机质,而豆科作物有繁茂的枝叶和发达的根系,可供给土壤增加大量的有机质,与豆科作物共生的根瘤菌又能供给土壤大量的氮素,因而在苜蓿或豌豆的茬口以后,作物的产量总是比较高。试验证明:豌豆茬的小麦比歇茬麦增产30%左右,增加土壤有效氮224%。
肥是培养地力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我们解决肥料的办法是:发展养猪,实行农牧结合,以农养牧,以牧养农,互相促进,农牧丰收。所谓“猪肥苗壮,猪瘦苗枯”就是这个道理。由于实行农牧结合,从1954年以来小麦每亩基肥一直保持在一万至一万五千斤,保证了小麦连年丰收。
其次,和自然灾害做坚决的斗争。人要当自然的主人,不能当自然的奴隶。这几年来,我们所遇到的主要灾害,一是干旱,一是条锈病。我们对付干旱的办法主要靠保墒和灌溉。武功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为六百三十四点零八毫米,而小麦全部生长过程需水量不过三百九十八点九七毫米,从数量来说,已足够而有余。但雨量分布极不平衡,当小麦生长期间最需水的时候,降雨才二百三十一点五七毫米,占全年36.5%。而不在小麦生长的时候,降雨量却达四百零二点六四公厘,占全年63.5%,这是小麦生长发育的一个根本矛盾。不解决这个矛盾,就很难获得稳定的产量。灌溉和保墒是解决这个矛盾的重要途径。而保墒在无水可灌的旱塬,就更为重要。保墒工作不是干旱临头才采取紧急措施,而是要坚持抗旱耕作制度,把保墒列入技术措施,从麦子收割以后,即浅耕灭茬,到第二年麦收以前都要注意保墒。所谓“麦收隔年墒”,就是这个意思。要做好保墒工作,必须做到早、快、好、勤、巧。保墒的方法是:耙、耱、碾、锄、打。这样,一方面可以保墒,一方面又可以提墒。只要把保墒工作做好,就可以使有限的土壤水分更有效地为小麦利用。当然,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1957年回茬小麦没有灌溉,亩产只有二百零一斤;1959年实现了水利化,回茬小麦亩产达到五百九十七斤,增产197%。至于灌溉方法,对小麦来说主要是抓雨水,冬灌盘根水,春灌拔节水;返青水要根据情况决定。条锈病是小麦丰产的大敌。我们防治条锈病的办法,主要是几个抗病品种的组合。过去我们只种单一品种碧玛一号,感染条锈病很严重。现在我们改种六○二八、二四一九、六一二、六一四等多品种组合,收到一定的效果。此外,还采取埋土切叶,药剂防治。采取这些措施,基本上可以战胜条锈病了。
再次,是抓紧种、管、收全部生长过程,因时因地运用各种技术措施,如种粒选种,建立留种地。根据品种的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同时不断改进播种方法,提高播种质量,以达合理密植,通风透光,防止倒伏。一般我们播种十八到二十斤,田间管理细致及时,在小麦整个生长阶段,都像母亲抚育婴儿一样,精心护理,特别重视了消灭三类苗,做到勤检查,加措施,促进生长,保证丰收。收获是增产的最后环节,龙口夺食,颗粒还家,才能保证丰收的实现。
人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并不容易。张秋香种棉花要看天看地看庄稼,每年的技术措施都不一样。天有各种各样的天,地有各种各样的地,庄稼有各种各样的庄稼。天、地、庄稼之间又包含着千差万别错综复杂的现象。要找出它们的客观规律,就要做一系列的艰苦细致的研究工作,就要从各个学科、各种角度进行周密的分析与综合,然后才能逐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表到里,以至最后比较全面地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
实践是认识之母,人对于客观世界认识的唯一源泉在于实践。我们要认识大面积稳定增产的规律,就必须通过农业生产的实践。毛主席说:“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那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实践论》)遵循毛主席的指示,我们在认识稳定增产规律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自己试验取得直接经验;另一方面向群众进行调查、学习,取得间接经验,并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对稳定增产的规律有真知。解放十多年来,我们非常重视群众的丰产经验,不断地有许多师生在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和总结,虚心向群众学习,并采取多样方式召集劳模会议,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比如对犁地,群众说:“头遍铲破皮,二遍夯扎犁,三遍锄草哩,四遍胡搞哩”。这使我们掌握了浅、深、浅的小麦犁地规律。又如施肥,群众说:“冬月里金,腊月里银,正月里金,二月里土”。这使我们认识了小麦冬季施肥的规律。对自己的试验,我们也非常重视。我们采取了单项试验与综合研究相结合,大面积丰产与小块试验相结合,外地经验与本地试验相结合,试验成果与经济核算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栽培技术措施,如品种、密度、深翻、施肥、灌溉等,都首先进行单项因子的试验,然后把许多因子综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的栽培试验,然后又把试验的结果,投入几十亩至百亩的小块丰产田进行大规模的试验,再把试验的结果,投入全部大面积生产。如此,一步一步地把成功的经验集中起来,就使我们正确地认识了稳定增产的规律。对于外地的经验,我们也是经过本地试验,成功的才能投入大田。由于我们试验的目的在于生产,因此就必须要有经济核算的观点。推广新的经验,不仅要求在自然条件方面是大面积上都能办得到的,而且在成本上也要合算。只有在产量上是增加的,收益上是有利的试验结果,才能用于大田生产。没有把握的事情,可以做试验,但不能用于生产,这是我们取得稳定增产的一条重要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