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北留大队落实“四固定”办法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12
第3版()
专栏:

北留大队落实“四固定”办法好
各生产队原有劳动力、土地、耕畜和农具基本不动;为照顾确实困难的生产队,用队有经济的力量帮助增添农具和补充耕畜。这既解决了困难队发展生产的需要,也保护了经营管理比较先进的生产队的积极性。
据新华社太原11日电 山西阳曲县黄寨公社北留生产大队,在实行“四固定”中,采取基本不动、适当平衡的办法,将原来各生产队使用的土地、劳力、牲口、农具固定不动,对有困难的队由大队设法给予补助,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四固定”的档案,从而调动了生产队和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这个生产大队的“四固定”工作在春节前就着手进行。首先,队委会组织专人逐队逐库清查了家底。根据全队土地、劳力、牲口、农具的实有数量,先算了一笔账:全队有耕地一万五千三百二十六亩,男女全半劳力七百七十六个,耕畜三百五十头,大小农具三千四百五十一件,平均每个劳力负担二十亩的耕作量,每头耕畜平均耕地四十四亩。当时一些队干部主张以此为标准,抽长补短,然后固定。一部分人认为这样办并不好,理由有以下三条:第一,饲养管理好的队牲畜发展得多,饲养管理不好的队牲畜死亡多,抽长补短不公平;第二,有的队种平坦的好地多,有的队种靠坡梁的地多,劳力畜力用工量不等,不宜用一拉平的办法;第三,队和队的劳畜力,不单数量不同,强弱也有所不同,抽长补短会影响群众和队干部的积极性。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引起了热烈的争论,最后在社员代表会上才确定以下原则:原来各队的土地、劳力、牲口、农具不动,劳畜力不足的生产队,由生产大队采取添买耕畜、压缩劳力的办法加以补充;如果添不平、补不足,通过调整种植作物的办法解决。按照这个原则,生产大队拿出一万八千二百元现款,买回十四头耕牛,补给了缺耕畜的五个队。生产大队压缩自己经营的作坊、缝纫组、鸡场、接产站,一共给九个队补充了二十七名劳动力。宋庄生产队修水库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劳力有余,生产大队在安排种植计划时,同意这个队多种了一些用工多、收益大的蔬菜作物。这样,各队之间的劳力、土地、耕畜、农具就基本上相等,适应了生产的需要。
对于生产队之间土地耕作,大家互相作了比较:平地地块大省工,但是土紧耕作较难;坡梁地零碎费工,但是土松耕作较易。平地拉运便利省工,但种植高产作物多又比较费工;山地拉运不便费工,但因种植小麦多又比较省工。这样,比较起来平地与坡地用工出入不大,只要种植作物能够适当照顾就平衡了。
“四固定”到队之后,为了加强管理,明确责任制,各生产队又将耕畜、车辆和农具分别固定给专人常年使用,并且负责保管。
为了维护“四固定”和加强责任制,在落实“四固定”的同时,各生产队还分别建立了土地、劳力、耕畜、农具四套档案。
“四固定”和四套档案,都是经过干部和社员充分讨论、民主确定的。它的效果非常显著,最近各队的社员在爱劳力、爱土地、爱农具、爱牲口方面出现了很多模范事例。在1959年和1960年,全队应该使役的牛犊子有二十七头,过去嫌麻烦谁也不使用,现在生产队有了使用权,已全部加以训练,以便投入春耕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