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生产更多的名牌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14
第1版()
专栏:社论

生产更多的名牌货
日用工业品中,无论轻工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或是手工业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名牌货。其中有的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产品,例如手工业产品中的杭州张小泉的剪刀,温州的雨伞、草席,常州的梳篦,景德镇的瓷器等;也有许多是现代轻工业生产品,例如名牌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金笔等。这些名牌产品或小或大,构造或简或繁,但都具有质地优良、经久耐用、构造精巧、式样美观等特点,在同类产品中独具风格,在市场上享有很好的声誉,并且一向为广大消费群众所喜爱。名牌产品不仅质量很高,而且品种也十分繁多,适应群众各种不同的需求。
名牌产品的很多优点中突出的一点是质量好。因此,增产名牌产品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问题。提高日用工业品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广大消费者切身的利益。一件质量优良的产品和一件质量一般或不好的同类产品相比,其使用价值是不一样的。一个质量优良的灯泡的使用寿命,就要比质量次的灯泡高出几倍。不难看出,消费者购买质量优良的产品是更经济、更合算的。
再从生产部门来看,生产质量优良的产品,在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使用上,对社会也是很大的节约。例如,只要把火柴的引梗率提高到百分之百,就等于增产火柴15%;如果把胶鞋的耐磨程度提高三分之一,就等于增产三分之一的胶鞋;手电池的使用时间如果能从五百分钟提高到八百分钟,也就等于增产60%。对生产企业来说,消灭废品率,减少次品率,增加正品率,也就是相对地增加了产量。在这个意义上说,产品质量问题,也是数量问题。利用有限的原材料生产质量优良的产品,就能充分发挥最大的经济效果。在日用消费品生产上,不断发扬传统名牌货的优点,千方百计地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这是贯彻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决议有关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工业战线上的一项主要任务。
日用工业品要在质量上赶上名牌货,当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只要各工厂、企业领导干部从思想上足够地认识到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关系,认识到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并且认真地发动和依靠广大职工群众,树立高质量的思想,从生产设备、技术力量、生产经验和原材料等方面为增产名牌货创造条件,那就有可能使产品质量进入第一流的行列。大跃进以来,许多新的名牌产品就是广大职工在总路线指引下,经过刻苦努力,在一般产品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为了生产更多的名牌货,一方面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要精益求精,保持自己产品的荣誉,另一方面,还没有名牌产品的企业更要积极地提高产品质量,推陈出新,创造新的名牌产品。这样我们就能够使名牌产品呈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就可以把日用工业品的生产水平普遍地提高一步。
增产质量优良的名牌货,一般说来也需要质量较好的原材料。保证原材料的供应,这是增产名牌货的一个重要前提。而做好原材料供应的关键又在于纳入计划和沟通供销关系。原材料纳入计划,生产计划也就可以落实。但是,如何把原材料分配和使用得更合理,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例如生产卷烟,需要烟叶作原料。但是同样的烟叶,技术设备条件好的工厂生产的纸烟,就比技术设备条件差的工厂生产的纸烟质量要好许多。因此,各级计划部门在调拨和分配生产日用工业品的原材料工作中,就要掌握集中使用、优先供应产品质量高的工厂的原则。实行这样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有限的原材料发挥最大的经济效果,避免浪费。也有些名牌产品,特别是手工业产品常常需要某种特殊用途的原料。这些原料大多数是不属于国家统购统销范围内的物资,用量不多,但缺少了它们就不能保持名牌产品的质量和特色。对于这类物资,在不能完全纳入计划的情况下,就必须给予灵活周旋的余地。这就是凡是历史上已经形成了传统的供销关系的,都应当继续保持下来;供销关系中断了的,则应当迅速恢复。总之,对这一类物资要鼓励地区之间互通有无,互相支持。希望各个主管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指定专业机构解决各行业生产各种名牌货的原材料困难问题,做到措施具体落实,事事有人负责。
各工业企业部门也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千方百计地节约原材料。例如在改革产品设计、降低原材料消耗定额、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代用原料等方面就大有潜力可挖。钟表行业产品设计改革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这个行业采取“统一机心”的措施,缩小闹钟的机心体积,既改进了结构,提高了产品质量,又无损于外观,还节约了30%的铜材。
建立一支固定的、有专长技艺的名匠队伍,是发展名牌产品生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许多名牌货之所以出名,是同名匠的精湛的传统技术分不开的。近几年来,有些具有专长技艺的手工业工人转入别的行业。对这些人,应当组织他们归队。但是在组织这些人员归队的时候,要注意区别不同情况,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例如,属于全国性的传统名牌产品,与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行业的产品,凡是已经转厂改行的人员和设备,就需要全部归队。对于社会十分需要、而又必须兼顾其它方面需要的行业,人员和设备也要大部分归队。也有一部分行业社会上虽很需要,但在新的岗位上更为重要(如转厂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织部分人员归队。对于归队人员要多多鼓励他们发挥一技之长,专心致力于生产各种日用工业品。对于那些有特殊技艺的老工人,除了在生活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外,还应当在现有企业人员当中,选派一部分青年人向他们学习,以便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传统技艺。
各个企业都必须认真调查研究,找出名牌货生产中的关键和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切实解决关键性的问题,加强薄弱环节。特别要切实制定和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产品检验制度,并且根据广大消费群众的意见,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为城乡广大消费群众提供又多又好的名牌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