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适应产品变换 改进革新机具 利农木器厂百分之九十五的革新项目继续用于生产 衡阳木器厂人力减少旬旬全面完成计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14
第2版()
专栏:

适应产品变换 改进革新机具
利农木器厂百分之九十五的革新项目继续用于生产
衡阳木器厂人力减少旬旬全面完成计划
本报讯 重庆利农木器厂在改变产品以后,坚持使用和提高革新成果,使95%以上的革新项目用于生产,全厂已提前十天超额完成了一季度的生产计划,产品返工回修率由去年的10%下降至1%以下,增加了三十多个花色品种。
今年,这个厂由过去加工双层楼床、包装木箱、汽车拖斗、钳工台桌及其他工业配件产品,转为主要生产床、桌、椅、凳、柜等小商品以后,少数职工认为搞小商品生产加工部件细小,质量要求严格,去年革新成功的土简设备,只能加工粗活,主张恢复手工生产,因此革新设备利用率很低。面对这一形势,厂党支部组织干部和技术力量,深入各车间、小组,对全厂所有革新机台进行普查,一一作了技术鉴定。经过初步鉴定,只稍加维修,提高其精密程度,能够坚持使用的土机器占80%以上;由于过去革新不够完善,以及产品变化以后,个别机器部件需要调换和改进方能用于生产的,只占15%—20%。通过调查摸底,还发现全厂机台利用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定期的维护检修制度,部分机器长时间未加维修保养,失去了正常运转效用,以及部分工人调动频繁,不能很好掌握机器性能等。
接着,他们在统一职工的思想认识的基础上,从厂部到车间,组织了有领导干部、技术人员、技术革新能手和维护保养机器较好的工人参加的研究小组,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原有土简设备的维修使用、升级和新的革新项目配套的关键问题。这样,在短时间内,就把全厂去年搞成功的八十九台土简设备全面进行了检修,为革新项目的巩固使用创造了条件。为了使工人熟悉机器的性能,掌握操作技术,他们还采取定机台、定人员、定质量、定产量、定维修和边革新、边使用、边改进、边巩固提高的方法,把工人操作的机台固定下来,全厂机台利用率由50%迅速上升为95%以上。
与此同时,他们又结合提高产品质量和扩大产品品种的要求,对十四台设备进行了升级,并新增加了七台较精密的专用设备,使全厂主要工序实现了机械化配套成龙。
据新华社长沙13日电 湖南省衡阳木器厂职工,今年以来对去年制成的五十多台土洋机具,普遍加以巩固、提高、推广,用于生产,同时根据今年的生产要求,又实现了四十九项重大革新项目。第一季度,全厂在减少了一百三十个劳动力的情况下,每月、每旬都全面均衡地完成了生产计划。
这个厂的党支部发动群众,对去年革新成功的五十九台土简设备,逐一作了鉴定,找出那一些还不够完善,需要改进,那一些可以成龙配套;同时对占用劳动力最多,手工操作比重最大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工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确定当前技术革新的方向。然后,将需要革新而又可能革新的项目确定下来,纳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规划。
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已经取得相当的成绩。西木车间的铁皮压槽机,因为容易压断铁皮而停用了四个多月。今年,职工们经过鉴定,找出毛病是由于人力拉绳用力不匀和公母模大小不合,于是,用丝杆代替绳拉,将公模改小,与母模吻合,结果压出来的铁皮质量合格,工人们都爱使用它了。车辆车间的一台弯边齐头机不够完善,易出废品,领导干部与工人们一起研究改进后,不但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且使原来的四道工序在这部机器上一次完成,工效提高十倍。
除了巩固、提高去年的革新成果以外,各车间职工还针对生产薄弱环节,创制了八台土简机具,与原有设备配套成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