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健全管理提高工效 节约开支降低成本 川里生产大队提高劳动工分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14
第3版()
专栏:

健全管理提高工效 节约开支降低成本
川里生产大队提高劳动工分值
本报讯 据山西日报消息:山西陵川县附城公社川里生产大队在“三包”落实的基础上,组织各生产队干部和全体社员,就如何提高劳动工分分值的问题,开展了讨论,定出了办法,并且已经取得实际成效。
这个生产大队从去年冬季整风整社以来,贯彻执行了党的各项政策,大大激发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当“三包”落实到队之后,各生产队即开展了超包产竞赛运动。但是,在超包产竞赛运动中,一些队安排农活和劳力不当,有些作业组也没有认真执行劳动定额和评工记分制度,出现了用工过多的现象。如第一生产队,共有耕地三百零四亩,按“三包”计算,春播前这一阶段应投工二千零二十个;可是实际已投工一千七百一十个,到春播开始,却还需投工九百八十个,光春播前就要超过原包工数六百七十个。投工增多,势必加大成本,降低每个工分的分值;而更重要的是不能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再加农活质量不高,很难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包产计划。
针对上述问题,大队的管理委员会组织全体干部和社员,就如何提高工分的分值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大队干部以第二和第三生产队的实际事例作对比,对全体社员进行了教育。去年,第二队耕地三百二十一亩,由于投工有计划,农活安排和劳动管理工作做得好,社员们劳动认真,活计质量高,全年共投工五千八百二十五个,每亩平均用工不足二十个;共产粮食十一万零三百三十三点七斤,平均每个工产粮十九斤;秋后,每个劳动日分红一元二角二分。第三队耕地三百一十四亩,由于投工无计划,农活安排和劳动管理工作也不好,社员做活不顾质量,全年实用工数达七千八百个,每亩平均用工二十四点八个;总产粮食八万三千一百五十九点五斤,平均每个工产粮十点七斤;秋后,每个劳动日分红七角二分。通过讨论和对比,提高了社员们的劳动自觉性,社员原生喜说:“只有做好每一个劳动日,才能多打粮食,多分红。做活马虎,光抢工分,实际是自己哄自己。”其他社员也一致表示,要多劳动,更要好好地劳动,做一个工就顶一个工。
社员们思想认识提高了,一致要求进一步贯彻勤俭办社的方针,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分值。通过民主讨论,定出了以下措施:第一、加强定额管理,实行评工记分。第二、各队将全年农活作了安排,订出“一年农活安排皇历”。同时,将各队劳力按技术特长、身体强弱、年龄大小、男女性别等分等,安排农活和分派劳力时,要做到劳力等级与农活等级对口。第三、组成财务管理小组,加强成本核算。为严格财务开支,还建立了一种“经济活动分析日”制度,每十天或者每一项农事活动结束后,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社员群众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精打细算,节约成本。第四、组织竞赛,定期评比,按季奖励。第五、加强领导,狠抓作业组的工作。干部分工包干作业小组,参加劳动,领导生产,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实行了这些办法之后,全队出现了人人各尽所能,个个精心劳动,普遍节约成本的新气象。社员张向山、常桃琐、常春旺等人自动为生产队修制各种农具百十件,节约成本四百余元。据统计,全队从入春以来,已节省各种开支一千多元,相当于春季成本计划的28.8%。在农活质量上,也有很大提高。以熏肥为例,第二生产队的十二个女社员,过去所熏的四十二堆荒肥,就有二十五堆灭火;现在熏的一百二十五堆荒肥,堆堆冒烟,质量很高。由于干部和社员提高了劳动自觉性,全队的劳动效率比过去提高了24%,各项农活进度也大大加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