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14
第7版()
专栏:

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中共云南大学委员会第一书记 高治国
一、学校是干什么的
学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材的地方,因此,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我们办的是无产阶级教育,要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材。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化教育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无产阶级教育和资产阶级教育的分水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决不意味着学校工作可以不以教学为中心。学校工作还是要以教学为中心的。
曾经有人借口以教学为中心,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说“教学是压倒一切的中心”,这是错误的,是必须反对和批判的。1958年教育革命以来,我们批判了并且基本扭转了这种企图使教育脱离党的领导、脱离无产阶级政治的错误倾向,确立和加强了党对学校的领导,实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否,是衡量办无产阶级教育还是办资产阶级教育的主要标志,也是衡量教育革命是否彻底的标志。但是,全日制学校学生的生产劳动时间,必须安排得适当,决不是越多越好。事物发展的规律,有个数量界限,不劳动或劳动时间太少,不能达到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目的,反之,劳动时间过多,教学时间不够,也不能达到这个目的。
在1960年,我们学校和全国兄弟学校一样,进行支援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支援农业生产,进行教学改革。与1959年比较起来,劳动时间稍稍多了一些,但是我们作到合理安排,没有停过课,上课周数反比1959年增加三周。因此,教学计划完成得较好。在1960年,我们抓紧学生集中劳动期间的空隙,适当地安排了一些教学任务,例如,中文系二年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全年劳动一百零九天,在这期间,进行了四十小时的教学。生物系三年级学生全年劳动也是一百零九天,进行了四十八小时的教学,七十五小时的科学研究工作。
由于有了前两年的基础,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由于逐步明确了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使得我们学校在1960年这一年中,在参加各种运动、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稍稍多了一些的情况下,仍然能较好地完成教学计划,教学、科学研究、学术思想批判工作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我们学校在以教学为主这一思想指导下,强调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妥善地处理教学与社会活动、教学与生产劳动、教学与科学研究、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在具体做法上,我们是尽可能地以教学为中心,组织师生参加生产劳动、科学研究,而不是以生产劳动或科学研究为主来组织教学;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在保证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各种必要的社会活动和支援工农业生产,从不放松努力完成教学计划。
强调以教学为中心,会不会在师生间形成轻视劳动、忽视政治的倾向呢?不会。事实证明,一年来师生参加劳动的自觉性提高了,改造思想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体会,问题在于教学中要政治挂帅,以红带专;要认真地、深入细致地抓教学工作,把教学工作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上去。这样做,能够更好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到服务与改造相结合,学生在学习和劳动中,提高了思想觉悟,心情舒畅,学习积极性大大地调动起来。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越作越细的结果。
强调以教学为中心,会不会妨碍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会不会影响担负必要的支援工农业生产任务呢?不会。事实证明,一年来,从学校领导到师生,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比前更加明确了。例如,生物系在去年一年中,过去那种重视野生、忽视家养,重视描述自然、忽视改造自然的倾向扭转过来了,在支援工农业生产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当然,我们在抓教学工作方面,还是做得不够的。例如,培养提高师资的工作,还没有把它摆在应有的地位,认真地抓起来。就当前情况看,青年教师在全院教师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是头等重要的工作。几年来,我们强调教师参加劳动锻炼和各项政治运动提高政治觉悟,边干边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这无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我们在提倡教师以红带专,刻苦钻研,系统地提高业务水平方面,却做得不够;我们强调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胆地让青年教师开课,这也是完全必要的,正确的。但是,在青年教师开课以后,如何紧跟着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知识,不断改进教学,却做得不够。对于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要加广加深,是注意到了,但在这一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却还不够,做的工作也不够结实。这些,说明我们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还不是那样全面和完整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在思想领域中一场极为深刻的革命。为了彻底改变教育脱离生产,业务脱离政治,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矫枉必须过正,是很自然的,今后还要继续注意克服这种三脱离错误倾向。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由于有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要牢固地全面地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并不是没有思想障碍的。当然,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绝不是回老路,这是不言而喻的。
二、抓生活,是为了保证教学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在当前的情况下,搞好师生生活是保证教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生活。不搞好生活,保证师生健康,以教学为中心就没有物质基础。从去年10月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我们扩大菜地、饲养场,增加副食品供应,师生的生活有很大的改善。一年来,我们多次进行健康普查,师生健康状况是好的。这些都是保证教学所最必需的。
在贯彻劳逸结合方面,我们曾先后两次在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体育锻炼等方面做了研究、调整和安排,从而使教学工作有秩序地进行。
抓生活必须讲清目的性,一方面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搞好生活,保证必需的供应;一方面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家正确地对待生活问题,提倡勤俭朴素,把大家引导到积极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上去。
三、为什么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学校工作为什么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呢?通过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下面一些体会:
学校是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因此,学校和其它机关、部队、工厂一样,必须适应政治斗争形势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积极参加各项全民性的政治运动、工农业生产和公益劳动。但是,学校总是学校,正如军队的主要职责是练武打仗、保卫国防,工厂、农场的主要职责是生产一样,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材。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材,必须开门办学,联系实际,不能与世隔绝,闭门造车。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组织师生参加政治运动和支援工农业生产的同时,教学的正常秩序必须保持,教学计划必须完成,不然,学校就不成其为学校了。
在大跃进中,各项工作都要跃进,大家都向前赶,处处需要劳动力,校外常常要求学校调派学生参加劳动。我们怎样对待这一类的问题呢?显然,这是不能不认真考虑的。首先,不能忘记我们是个学校,不能随便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该去的坚决去,不该去的不去,可以少去的少去,可以推迟的就推迟,只要把话讲清楚,有关单位也不会有甚么意见的。
我们培养的人材必须是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也即是说,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材必须是又红又专,以红带专的。只专不红,是方向问题,要坚决反对;专得不够,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也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学校没有很好地完成它的培育人材的任务。自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来,批判了并且基本扭转了教育脱离生产,业务脱离政治,理论脱离实际的错误倾向,这是主要的方面。但是,我们往往不自觉地存在着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倾向。有的教师不敢严格要求学生,有的学生也有着以为多读书是走白专道路的错觉。我们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一方面继续强调师生要认真地改造思想,同时提出,师生也必须扎扎实实地系统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尤其是基础理论知识。我们认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个逐步提高认识,积累经验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内,强调某一个方面也是必要的,现在有了三年的经验,就能够更全面地领会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比较正确地处理红专关系问题。
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材,必须切实保证教学时间。在教学和生产劳动、科学研究,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时间分配方面,要有一个适当的比例。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有的课程章节可以采取现场教学形式,但课堂讲授毕竟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在时间上必须给以充分的保证。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消化与巩固所学得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习和习题作业的时间也要有必要的保证。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质量。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切实保证教学时间。当然,时间总是有限的,还要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提出:每一堂课,每一次试验,每一次辅导,都要切切实实提高质量。同时,又要注意贯彻劳逸结合,避免师生负担过重。
四、需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真正做到胸中有数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这个原则,在我校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要很好地处理教学和劳动、科学研究,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就需要做一些典型的调查研究工作,我们现在正在这样做。本着先立后破的原则,使学校工作秩序井然地进行,就需根据教育革命三年以来的经验,从实际出发,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制订和修订考试、考查、考勤、实验室管理操作、学生管理、师资培养和保证教学所必需的生活秩序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贯彻执行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的原则,对领导来说,有一个改变作风的问题。有一些事,我们至今是胸中无数的,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变成胸中有数。例如学生入学以来,究竟读了多少书,参加了多少劳动,学习、劳动时间的比例,是恰当,还是不够合理,如何才算合理,我们还是有些胸中无数;学生究竟需要学习多大份量的基础知识,怎样才能学好基础课程,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怎样,又怎样才能在提高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学好专业课程等问题,我们也还是不甚清楚的。要更好地领导教学,必须深入教学,掌握教学的规律,学习必要的业务知识。所以,领导必须有重点地深入教学第一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老老实实,有事和群众商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工作抓好,把人抓活”,将领导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原载4月7日《光明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