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掌握规律巧避灾两 套安排争多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15
第3版()
专栏:

掌握规律巧避灾两 套安排争多收
临湘·洮安
本报长沙14日电 中共湖南临湘县委发动群众总结经验,找出规律,对今年农业生产作出两套安排,准备在可能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时,也能取得较好的收成。
临湘县位于长江中游的南岸,北部湖泊交错,地势较为平坦低洼;其他地区是丘陵地和山区。历年来,3至6月降雨较多,6月以后有秋旱;6月以前长江夏汛还未到来,江水没有倒灌入湖,6月以后水害又威胁着滨湖低洼地带的晚秋作物。因此,中共临湘县委提出号召:千方百计争取头季粮食作物丰收,首先拿到全年总产量80%的粮食;再尽可能多种一些晚秋作物,即使遇到自然灾害,完成全年的生产计划仍然有较大的把握。
为了帮助各生产队作好两套安排,县委第一书记李满全深入到云溪公社,同生产队的干部和老农座谈,大家认为这里高岸田和湖田较多,抗旱能力一般只有三、四十天,如果多种一些早稻,可以免除6月份以后干旱和水患的威胁。他们提出把一些水利条件不太好的中稻田改种早稻,还可以缓和中稻车水抗旱和晚稻插种的争劳力矛盾。经过生产队干部和群众商量以后,早稻种植计划扩大了20%。现在社员对多种种好头一季粮食作物的积极性很高,正在积极积肥、犁耙稻田。
本报长春14日电 吉林省洮安县根据经常受灾的特点,对今年农业生产作了两套安排,保证在洪水或旱灾袭击下,也能取得较好的收成。
洮安境内有洮儿河、蛟河贯穿全县。这两条河河床浅窄,容易泛滥成灾。今年,中共洮安县委深入发动群众总结了过去抗灾斗争的经验:做好防旱、防涝两套打算。县委根据沿洮儿河、蛟河两岸易受涝灾的七个公社,历年7、8月间易受涝灾的规律,建议沿河各公社和生产大队根据可能多种早熟作物;土质肥沃,旱涝保收的岗地,则宜多种高产作物。另外,沿河各公社还计划开垦一部分荒地,这样即使沿河地遭受了涝灾,也能获得收成。
两套安排的生产计划确立之后,各公社都出现了劳动力、畜力、肥料不足的新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县有关部门决定把全县的六十七个标准台拖拉机全部用于垦荒、播种,另外再从县、社工业、商业、文教、卫生等部门,抽调三千二百多名劳力,充实农业第一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