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山西珍惜地力争取多种 安徽广泛种植小宗作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16
第2版()
专栏:

山西珍惜地力争取多种
安徽广泛种植小宗作物
本报太原15日电 山西省因地制宜地扩大春播面积,力争多种多收。晋东南专区今年春耕一开始,就提出了寸土必争,扩大耕地的口号,并且组织人员到晋城、沁县、壶关三个县对六种不同类型的生产大队,重点调查土地利用情况,初步摸清了不同地区扩大耕地的潜在力。各县市还发动干部、社员讨论了扩大耕地面积对增产的意义。
在扩大春播面积中,许多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都根据当地耕地情况和社员自留地的数量,对可垦的荒山、荒地、空闲地进行了统一规划,合理划分了大队、生产队、社员的开垦范围。以晋北原平县大林公社为例,各生产大队就把可垦荒地划分为大片、小片和零星荒地三类,大片由大队包给生产队统一开垦,小片由生产队自己开垦,零星荒地由社员经营。由于安排得当,全社已开出荒地一千八百多亩。
本报合肥15日电 安徽各地农村人民公社本着“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多种经营”的精神,在种好主要农作物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大量种植“花工少收益大”的小宗水旱作物。
全省当前正在种植的“花工少、收益大”的水旱作物,不下二十种。油料方面有蓖麻、向日葵、马泡瓜,淀粉方面有洋姜、藕、菱、茨菇,蔬菜方面有金针菜、茭瓜,工业原料有芦苇、蒲草等等。这些作物的共同特点是:种管省工,比较高产,收益很大。比如蓖麻:籽可以榨油,叶可养蚕,经济价值很大。涡阳县高炉公社赵窝生产队,去年发动辅助劳力,在坡滩沟沿点种了一部分蓖麻,一年收入即达五千多元。又如洋姜,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作物,既耐旱又耐涝,不管什么土壤,种下之后,不需太多管理就可保收。这种作物产量很高,每棵可收一、二斤。水生植物中的菱、藕、茭瓜、芡实和芦苇、蒲草等,也都是极易种植的作物。比如菱、藕,每五亩水面种管只要二、三个工,收时花工稍多,但可和农业生产用工错开。这些作物的产品既可供应城市,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又增加了社员收入。桐城县金神公社鸭子大队,去年种植菱、藕、茭瓜、芡实五十多亩,当年即收入一万二千多元,占全年总收入的8.6%。
大力提倡种植“花工少,收益大”的水旱作物,是安徽省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多种经营”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入春以来,在省委和各级党委号召下,各人民公社纷纷掀起了大种水旱作物的热潮,都进一步贯彻了“队种队收,户种户收”的政策,由社、队统一划分经营范围,进行分级管理;凡是适宜集体种植的,分别由大队、生产队种植,凡是适宜社员家庭种植的(如零星土地、水面),则交由社员种植。为了支持队和社员大量种植,各级党委都及时调拨了种子,仅蓖麻种子,全省就准备了二十万斤。对缺菱、藕、洋姜等种子的社、队,各地还进行了不同品种的有无调剂。目前,全省社社队队、家家户户,都在大种蓖麻和向日葵;有水面的社、队也在种植水生植物。现在,全省已种蓖麻三亿多棵,阜阳专区已栽蓖麻平均每户有五十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