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南上大队按不同队的不同情况落实“三包” 激励各类生产队超产增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18
第1版()
专栏:

南上大队按不同队的不同情况落实“三包”
激励各类生产队超产增收
本报南昌17日电 江西清江县樟树人民公社南上生产大队认真考虑各生产队的不同情况,经过同社员群众商量,合理落实了各生产队的“三包”指标,既鼓励了条件较好的生产队更多地超产,也激发了条件较差的生产队发愤图强,力赶先进。现在,全大队早稻秧田播种已经适时完成,秧苗一片嫩绿,红花(绿肥作物)田也已开始翻耕。各生产队正在继续为早稻备肥,争取夏收超过包产指标。
南上大队共有八个生产队,由于各个生产队原来的经济基础、生产水平和自然条件不同,目前的生产水平和社员的收入水平也不一样。为了保证各类生产队都能够增加收入,在三包指标上,对条件较好的生产队和条件较差的生产队,都确定了合理指标,使它们都有产可超。
在包产方面,例如程家生产队土质条件好,经营得也好,经过群众讨论,决定今年包产指标高于各队的平均包产水平,但又使这个队今年产量即或维持正常年景的水平,也能有产可超,有奖可得。条件较差的下店等生产队,确定的包产指标,虽然高于去年实产量(去年受灾减产),但只要努力,完全可以争取超产得奖。在包工和包成本方面,也根据实事求是、承认差别的原则作了合理规定。如程家队稻谷产量高,用于盛谷的篾器和修理费较多,包成本指标也就定得高一些;对条件较差的生产队,除针对实际需要确定包成本指标外,大队还用国家贷款支持它们。
照顾各队的差别,合理调整和落实了“三包一奖”方案,使各队的干部和社员都很满意,各队之间展开了超产竞赛,掀起了春耕生产热潮。程家队为了更好地争取超产,今年准备扩大三十多亩双季稻,还把一些小丘田并为大丘田,扩大了八亩多水田,而且样样农活作得精细。下店生产队原来水利条件不好,今年在大队帮助下,修了一条水渠,使八十多亩田能自流灌溉,并且多积了肥料,努力赶先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