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多听多看多问多实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18
第3版()
专栏:

多听多看多问多实践
昆钢技术处 杨秀清
对一个没有参加过生产操作的技术人员来讲,深入实际了解情况,显得特别重要。这次我参加了一车间提高质量的活动以后,对这一点有了新的体会。
过去,我们编写的操作规程基本上是正确的。规程既然是正确的,为什么执行得不够好呢?经过深入的了解,答案找到了。像盛钢桶的丝杆经常上得不合要求,这次我亲自上丝杆后才发现原来是螺丝帽不够用。其实也不是螺丝帽少,而是规格不合。按规程规定,钢水装进盛钢桶后,要镇静几分钟再浇钢。但是,由于螺丝帽和丝杆配不好套,工人们说:“钢水一倒进盛钢桶,我们就要抓紧分秒进行浇铸,直到看着钢水流出才算放心,生怕多耽搁了丝杆会熔断,哪里还等得了镇静几分钟!”这件事使我认识了编写规程虽然是件细致的工作,贯彻执行则是一件更细致的工作,不等于规程编出来了就一定执行得很好。就是规程的编写工作,也不是单靠我们几个技术人员坐在办公室就能搞好的,也必须和工人结合,不断总结工人的新经验。因为,规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脱模时间问题,旧的规程规定,钢锭铸好后二十分钟才准脱模;可是,工人在几年持续跃进中又摸索出了新的经验,十二分钟左右脱模最好;同时,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又各有不同,不能强求整齐划一,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作出不同规定。这些事情使我认识到,深入实际,了解实际,这是做好一切技术工作的前提,不这样做就要碰钉子,做了就能“事半功倍”。怎样了解实际呢?我的体会就是除了多听、多看、多问以外,就是要亲自做一下,摸一摸,这样就有可能把问题搞得更清楚,问题解决得更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