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四川轻工业支援经济作物生产 二万五千多职工分赴蚕桑、甘蔗、棉花、烟叶等主要产区参加劳动,提供物资和技术援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19
第6版()
专栏:

四川轻工业支援经济作物生产
二万五千多职工分赴蚕桑、甘蔗、棉花、烟叶等主要产区参加劳动,提供物资和技术援助
新华社成都电 目前正是四川省种植棉、蔗、烟等主要经济作物和栽桑育蚕的季节,全省轻工业部门已抽调二万五千多人,分赴蚕桑、甘蔗、棉花、烟叶等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和公社社员并肩劳动,并适当提供技术、物资,以加强这些轻工业原料的生产。
全省丝纺行业所属工厂派出的六千三百多名职工,已到达南充、西充、遂宁、绵阳等地农村人民公社,和社员一起栽桑、护桑,革新养蚕工具。南充专区三个丝厂的职工,帮助公社新植了桑树二千多万株,修枝除虫一千八百多万株,对蚕具、蚕房作了消毒处理,协助做好选种工作,争取多产蚕茧。全省制糖中心——内江专区的八个大、中型糖厂派出的职工,正在帮助公社种植甘蔗。资中县归德区各人民公社,得到糖厂职工的支援后,合理安排甘蔗种植面积,不仅小春粮食作物面积比去年扩大14.4%,而且甘蔗面积也扩大了15.8%。成都、重庆等地棉纺织、制烟、制茶等工厂,都派出了大批工人,分别到仁寿、巴中、南部、綦江、简阳等经济作物区,在公社党委统一领导下,因地制宜地推广棉、烟、茶等作物的先进种植管理经验,改良品种,培植高产试验田。
各轻工业行业根据等价交换原则,以一部分物资支援经济作物区。到3月下旬止,全省轻工业系统已生产各种小农具四百七十二万多件;还利用本企业的废弃物资,为公社生产了四万六千多吨肥料和一百零二吨农药。内江糖厂和邻近生产甘蔗的椑木、椑东两个公社挂钩,帮助这两个公社建立了六个抽水机站,使甘蔗田得到及时灌溉。
四川轻工业部门在支援经济作物的生产方面,采用了几种形式。一种是在工厂企业内部实行“亦工亦农制”。如内江专区八个大、中型糖厂,由工厂、公社和工人签订“三边合同”,规定在糖厂开榨期,工人回厂生产,停榨后到农村,由公社统一安排种植甘蔗或从事其它农业劳动。目前,全专区已有一千八百多名制糖工人实行亦工亦农制度,到农村种植甘蔗。第二种是实行厂社挂钩,由工厂长期地派出一定的劳动力,固定地给挂钩公社支援。第三种是紧密结合农事季节,进行突击性支援。
现在,全省各主要经济作物区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正在加速棉花、甘蔗的播种;烟叶的育苗计划已经超额完成,正在移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